叶文燕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凤凰山学校 516211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不断推进,其中对中小学语文教材、课外名著阅读等也做出了新的规定,目的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知识水平和素养,开阔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名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精华,阅读名著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可以通过阅读名著来得到有效的实现。本文主要从现实出发,就如何有效指导初中生进行语文名著阅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名著阅读 研究方法
【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标准和教材不断改革与完善,学校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内容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也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学生应该要具备独立阅读以及理解鉴赏文学的能力。因此,教育教学的重心,也在逐渐地从传统的只围绕课本教学向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方向进行转变。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其工具性与人文性,通过名著阅读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名著的效果并不乐观。初中阶段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再加上初中要学习的科目比小学更多,安排的课程时间也较多,在课余时间学生还需要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预习、练习等,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主掌握的时间并不多;并且,大多数名著知识内容比较深奥难懂,大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生思想以及阅读习惯、方法等还尚未成熟,不太喜欢晦涩难懂的文字,对名著的蕴涵的思想理解不到位,缺乏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真正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名著,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语文名著阅读的重要作用
(一)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名著阅读,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对于名著阅读越来越重视,各地区的中考乃至高考试卷的内容,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名著段落,例如广东的中考附加题,就是考的名著的内容,由此可见名著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生的名著阅读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阅读理解的能力,如果如果理解能力不足的话,在审题、答题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可能会影响到考试的成绩。而进行大量的有效的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还能有效地提高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二)将名著阅读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名著阅读,使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开放与调动,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名著阅读的效果不一定是显性的、快速的,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对学生价值观人格的影响,为其个人以后的人生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是其它的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
二、初中生语文名著阅读有效性策略
(一)需要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
学生在进入初中后,需要学习的科目明显变多,学习的难度以及强度,都会有所增加。
因此,名著阅读,必须要与学科的学习时间进行充分的协调,要在不影响学生主要学科的学习情况下,做好名著阅读的最优化最大化,人名著阅读与学科学习联系起来。对此,需要制定好科学的阅读计划。例如,在初一的上学期,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好一份读书计划表。广东的中考十二名著为例,在学期初始之初,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优先为学生推荐读有趣、较薄的书本,例如《海底两万里》、《昆虫记》等,在计划里,可以为学生挑选好必读与荐读两大类,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为学生留出自主阅读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想读的名著书本,再进行细分的话,教师可以制作好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具体的阅读时间、阅读的书目名称、作者、书中涉及到的人物及其性格、喜欢的情节内容以及喜欢的原因、阅读的感受等,教师把表格打印后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填写记录。
(二) 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进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名著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就会自主进行阅读,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养学生对名著阅的兴趣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培养名著阅读的兴趣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讲述经典作品、作家等,引导学生去了解阅读这些名著。例如,教师再讲授初中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时,可以适当地向学生讲授有关《西游记》的片段内容,分析一下人物的性格,提起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引导学生去主动阅读《西游记》。
(2)、为学生播放影视作品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已电视剧、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还有一些节目,例如《百家讲坛》等,也会讲解一些有关于名作家、名著的内容。运用影音视频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帮助学生了解名著、鉴赏名著。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来获得有关名著的信息内容,能够让学生更好领略名著的魅力。
(3)、通过俗语、成语等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一些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有关于成语故事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成语故事等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名著,例如“孙悟空的毫毛——随便(变)”等,逐渐引导学生去了解孙悟空这个人物,了解故事情节,了解典故的出处,在进一步把学生引入到《西游记》中去。
三、为学生构建阅读与展示的平台
平台的构建对于学生的阅读与展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搭建阅读、展示、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阅读与分享的可乐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了《西游记》之后,可以在课堂上举行一个小小的交流会,从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开始,讲讲自己为何喜欢这样的人物,与同学分享一些自己读书的心得与方法,教师还可以事先准备好一次小小的测验,例如测验的题目有“孙悟空独自去学艺,拜的师傅是谁?”等,引导学生更留意名著中的细节内容,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名著的印象。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结语
名著经久不衰、历代传承,与其艺术魅力以及深邃的思想分不开。阅读名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会让学生收益终生。在初中阶段,学生阅读名著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很多,但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名著来教学阅读,多交流、多思考,这样才能达到阅读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赖年英. 基于文化语文素养下中学生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教学策略[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 2017(12) : 126-127
[2]张春莉, 陈显正. 合作学习 视角下农村中学名著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 作文教学研究, 2015(6) : 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