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高压氧治疗室;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为进一步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8例治疗前进行过膀胱灌注、
药物、电灼治疗,但疗效欠佳的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 15~40 次。结果 血尿完全消失15例,转为镜下血尿2例,仍有肉眼血尿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1例。结论 高压氧是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合并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压氧;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护理
放射性膀胱炎是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大多发生在放疗后6个月~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反复肉眼血尿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发生膀胱大出血,严重时能危及生命[1]。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经济、有效。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组织给氧,可刺激组织血管生成、白细胞活化、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合成,促进组织再生。2017~2019 年我科采用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年龄42~70岁,平均54岁。原发病为宫颈癌14 例,均为女性;,前列腺癌2例、直肠癌2例,均为男性。本组病例均经检查证实无肿瘤复发和膀胱恶性病变,诊断为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
1.2治疗方法
18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后多次复发的情况下采用高压氧联合抗炎及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同时行高压氧治疗:0.2 MPa,每次 90 min,每日1次,10 d一个疗程。血尿停止后继续 2~3个疗程。
1.3结果
本组18例患者中,经高压氧治疗,血尿完全消失15例,膀胱镜检,膀胱粘膜正常,随访12 ~24个月未见复发;转为镜下血尿 2 例;1 例仍有肉眼血尿,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18例患者均无与高压氧治疗有关的并发症。
2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恐惧感,增强抗病信心[2]。多数患者的焦虑及紧张不安情绪源自担心肿瘤复发,应加强心理疏导,与医生配
合,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出血为放疗后并发症,并非肿瘤复发,从而解除其顾虑。
2.2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入舱前向患者介绍高压氧治疗的相关知识,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做好防治气压伤的宣教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3]。高压氧治疗加压过程中,通过对讲监视系统严密观察患者的动作、表情,提醒患者做张口吞咽鼓气、口香糖咀嚼等动作,促进耳咽管开张。减压过程中严禁屏气,防止肺气压伤。出舱后注意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再次询问有无不适感受,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由医务人员陪同其回病房观察或做必要处置。放射性膀胱炎出血较多时容易导致贫血、血容量不足,甚至晕厥、休克,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3健康宣教
鼓励患者坚持做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以保证其疗效。向病人介绍高压氧治疗成功的案例,强调患者病情的好转,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坚持完成治疗。
3讨论
放射性膀胱炎会导致患者因膀胱内血凝块造成尿道阻塞,从而致使排尿困难,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高压氧治疗会帮助患者神经血管再生以及通过血管收缩来控制出血,提高患者免疫力[4]。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病灶组织氧分压、氧含量和氧储备,能有效改善放射性损伤病灶组织氧的供应,从而刺激组织血管生成、白细胞活化、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合成,促进细胞修复、溃疡愈
合。抑制细菌生长、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抑菌能力,加速继发性感染的控制和坏死组织的清除。营养及修复功能支配逼尿肌的神经,明显缓解因放疗而造成的膀胱刺激症状。此外,高压氧治疗对患者身体损伤小,患者膀胱的功能、结构都不会受到较大影响[5]。
总之,高压氧治疗是治疗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有效方法,且副作用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是提高疗效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红伟,宁剑伟.联合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合并出血 22 例观察及护理[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9(01):67-68.
[2]王霞.心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4,6(6):408-409.
[3] 卢虹.舒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3):98-99.
[4] 段 晶 晶 , 孔 为 民 . 放 射 性 膀 胱 炎 的 诊 治 进 展 [J]. 医 学 综
述,2015,21(14):2588-2590.
[5]杜国顺,王春芳,胡清,余兆雄.介入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
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0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