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旭梅
重庆市护士学校 重庆 401320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教育事业的改革,在授课过程中科学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将学到的护理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主动的分析并合理解决。尤其在教学过程中Seminar-案例教学法,其教学成果尤为显著,但是在采用Seminar-案例教学法授课过程中,授课老师必须具备课堂的整体把控能力,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尽可能的采用具有典型特征以及可操作性,同时要在合适的节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Seminar-案例教学法;外科护理;应用
0引言
外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的核心,外科护理学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外科理论知识、基础护理与操作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人文科学知识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医疗教育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至于护理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因此,为满足大众对护理人才的需要,授课老师在教学中的责任越来越重,采用Seminar-案例教学法能够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够丰富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笔者就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对医疗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护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提高授课老师的授课质量以及课堂效果,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采用Seminar-案例教学法,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对护理知识学习的兴奋点,加快学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能够使学生对护理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改变学生对护理知识感觉枯燥无味的传统看法,尤其是在中职护理院校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院校的教学条件有限,在以上情况下,科学采用Seminar-案例教学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尤为显著。Seminar-案例教学法是案例素材为教学基础,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它没有限制性的思维方式,积极鼓励中职护理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加强沟通与讨论,使学生以轻松自有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促使学生在沟通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护理知识。Seminar-案例教学法能够培有效锻炼护理专业学生的思维,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此同时,能够将学习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更加灵活,进而达到最优的教学理想: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综合实用型医学人才。
2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方式,授课老师单一化的为学生强行灌输理论知识,而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只能一味的被动接收,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活力,久而久之,授课老师很难培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破坏学生的学习积极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采用Seminar-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变现状,Seminar-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护理学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操作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者间进行有效的转化,授课老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在课本知识理论与操作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国借助案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对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分析,积极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获得问题答案的喜悦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及授课老师都是护理教学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护理知识的学习者,促使学长对案例分析的交流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授课老师通过对学生的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新看法,进而引起自身对授课方法反思总结,可以有效提升授课老师后期教学效果及教学水平。
2使用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2.1课前工作准备充分
授课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这也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而在Seminar-案例教学中对授课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授课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整个课堂效果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也随之改变,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教材知识死板教学,应当把教材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环节中加入一些具有医学前沿性的现代化医疗知识、现代化临床操作技能、现代化医学理念,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课堂的教学品质与教学效果。
2.2典型真实的教学案例选择
授课老师在设计课堂中,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围绕“典型性、真实可操作性”为依据,具备典型与真实可操作性特点的教学案例能够最大化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因为医学专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与严谨性,这也要求授课老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临床操作经验,以此选择的教学案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能够使学生更容易信服,对案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对医生这一职业产生崇拜感。为体现教学案例的真实感,授课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进行拍摄,制作成图片或者短视频,在授课过程中展示,在视频二期制作时可以添加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内容,使案例更生动,真实性更高可信度更强。反之,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网络资源,用复杂的医学数据进行讲解,会导致整个课堂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意参与教学交流与互动。
2.3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注意身份的转变,从台上到台下的角色转变,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感觉到授课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二者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授课老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互动,缺乏学生的互动配合,整个课堂将失去意义,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作为课堂的领路人,授课老师应当具备随机应变的控场能力,在交流研讨过程中可以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增强课堂学习氛围以及学生的活跃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专注力,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互动交流,使学生跟随授课老师的教学节奏。
2.4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在每一个教学阶段都能使用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它能够将教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在Seminar-案例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具有绝对性的优势,在教学案例播放过程中能够将教学重点或者实际操作难点,以生动形象的图形画面进行展示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学习护理知识,针对课本教材中抽象化或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重点,授课老师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与掌握。
结语
外科护理学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医疗学科,学生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完成对其知识点里学习理解、操作实践等,同时需要授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通过有效交流互动以及配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Seminar-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践条件落后的现象,能够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到学生眼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医疗事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丽,侯明星.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S2):27-28.
[2]赵博.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3):170+177.
作者简介:姓名:由旭梅(1987.04.1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辽宁省,学历:本科,
毕业沈阳医学院;现有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