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为例谈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蔡文静
[导读] 数学主题实践活动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蔡文静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数学主题实践活动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在线主题实践设计,为孩子们提供从事在线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乐于自主探索发现,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文从“基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性”、“基于实践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基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四个方面,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在线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借助在线教学片断进行探讨其研究价值。
        关键词: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自主;乐学
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作为疫情下在线拓展性课程的一个方向,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它基于教材又不被教材束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趣味数学”为支点,精心设计主题,力求通过有效开展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在常规课堂上,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实际性的数学问题,而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那么“在线课堂”就给孩子留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不仅能避免普通常规课堂地被动性与局限性,而且能有效地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因此,笔者针对小学低年段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进行研究,从而分析了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价值所在。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是在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的基础上,以“玩数学”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予以利用,很好地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做”中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设计并有效开展“在线介绍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超级魔术师”、“拼搭我最行”、“欣赏生活中的立体建筑及我的积木世界”这四个环节,将“乐学”融进在线课堂,将“自主”贯穿在线教学。现结合活动的在线教学片段就此次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进行简要阐述。
        一、基于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在线学习数学的兴趣
【“介绍立体图形”在线活动片段】
活动1:学生示范介绍
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去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你能从自己准备的物品里挑一样,帮它做一个“自我介绍”吗?
(老师在线接通几位同学,其他孩子在留言板上进行语音互动)
生1:大家好,我是纸巾盒,我的形状是长方体,瞧,我有六张脸。前后两张脸长一样,左右两张脸长一样,上下两张脸长一样。
生2:大家好,我的模样是圆柱体哦,我可是非常好吃的巧克力呢。
生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伙伴,你们都认识我吧!我是什么形状的呢?对啦,我就是球体!圆圆滚滚,怎么看都一个样。
生4:大家好,你知道我是什么形状吗?对啦,我是正方体,瞧,我跟长方体很像,但是我的6张脸长得都一样,都是正方形哦。
生5:我是1元硬币,你们都认识我吧,那你知道我是什么形状的吗?对啦!我是圆柱。别看我这么扁,我可是名副其实的圆柱呢!
……
活动2:请小朋友们分别在留言板语音介绍一样物品
(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给自己的物体进行自我介绍。)
活动3:将家里的一些小物品分一分类,把相同形状的放在一起,然后拍照上传,完成后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发在留言板上的照片,看看他们的分类是否合理。
有人说,“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淡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课程标准亦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在线主题实践活动,从家中寻找学过的立体图形,到给这些立体图形做一份“自我介绍”,学生全程参与,不仅迫切地想把自己精心挑选的物品语音介绍给自己的同学,还能对立体图形有了一个更为直观且深刻的认识,从而很好地调动起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在高参与度的在线活动中充分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还能将活动进行拓展,提前渗透分类的知识,在分类中让老师了解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构建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变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在线主题实践活动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场景化,巧妙地借助于生活中的物品,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数学在线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并且非常有用,让学生逐渐爱上数学。
        二、基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在线学习的主动性
【“超级魔术师”在线活动片段】
活动1:学生在线给提示,帮助魔术师在魔术袋里摸出指定的立体图形。
(1)在不断追问、变式中区分、巩固立体图形的特征。
师:现在我们一起进入超级魔术师环节,这个魔术袋里装有很多立体图形,魔术师只能用手去摸,他想摸出一个长方体,你们可以给魔术师一些意见吗?
(老师在线接通学生,进行视频对话)
生1: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来摸,他有6个面,而且有些面长得不一样!
师:根据图形的特征来帮助我们识别物体,这个主意太棒了!魔术师听了你的意见,摸对了,谢谢你。
魔术师:我要摸出一个球,我该怎么办?
生2:球最简单了,圆圆滚滚一下子就找到了。
魔术师:太厉害了,谢谢你,现在我要摸一个正方体。谁能帮帮我?
生3:正方体6个面长得都一样,都是正方形,按照这个标准摸就能摸到了。
(魔术师摸出了一个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ppt旋转展示)
师追问:这个是正方体吗?
生4:不对,这是长方体,因为他只有2个面是正方形,不是所有的面
师点评:看来我们找正方体时要更仔细些,小心掉入陷阱。魔术师再来摸一下,现在摸对了吗?
魔术师:现在我想摸出一个圆柱。快来帮帮我。
生5提供秘诀: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一样的圆形,旁边的面是弯曲的。
魔术师:谢谢你,我摸到了上下都是圆的图形,我摸对了吗。
(ppt旋转展示:上下两个圆大小不同的圆台)
老师追问:这个是圆柱吗?为什么不是?
小结:太棒了,圆柱上下两个圆大小相同。
(2)把事先找到的小物品装进袋子里,自己说图形然后摸一摸,完成活动的孩子请在留言板回复“1”。
“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有意义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它应该是投入的、交互的、自主的、合作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则很好地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以“玩数学”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主动探究发现,从而构建个体认知结构。在“超级魔术师”在线活动中,学生能够结合之前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在留言板上提供自己的意见,并对魔术师摸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帮助自己在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成功体验,主动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增长数学智慧。学生通过在屏幕前积极操作不断实践,积累经验,与一定的环境产生互动,并且及时反思判断依据,从而对立体图形有一个更为“具体”、“立体”、“全面”的认知,通过有趣的在线活动,以极高的参与度锻炼了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三、基于实践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拼搭我最行”在线活动片段】
活动1:用正方体搭指定图形。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拼搭我最行”的环节,请小朋友用小正方体拼搭出老师指定的图形。完成的同学请拍照上传留言板,并语音说一说自己的拼搭秘籍。
(出示图形,给学生预留时间进行拼搭活动。)
师:采访一下,某同学,你怎么搭地这么快?有什么秘诀?
(在线接通采访)
生1:我先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正方体,再根据图来搭,这样就快了。
师:这个方法不错,保证了每一组图形中正方体的总数,但是只知道总数就够了吗?谁有更加具体的方法吗?
生2:我是根据图形从下往上一层一层进行拼搭的。每一层用了几个正方体,怎么摆放的,弄明白后再拼搭就能又快又准确。
师:这个方法不仅具体了,而且操作起来也更有条理,很会思考,谢谢你的好办法。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搭一搭下面几个图形。
(学生操作并拍照上传到留言板,教师进行逐一展示点评)

活动2:看谁搭得又高又稳。
活动要求: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搭一塔,比一比,谁能搭得又高又稳。(学生先在屏幕前自主探究,完成后回复1)
重点探讨:如何安置才能让球稳安。
师:把你的意见通过语言形式发到留言板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在线讨论。
在线讨论结果:
①长方体竖着放会更高。
①圆柱也要立起来,不然会不稳。
②球会滚来滚去,所以最好能搭一个槽,放入槽内就稳了
……
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属于人脑的基本活动形式。数学思维则是指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方式,它在提高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儿童的思维需要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因此,小学低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发展尤其需要有趣、直观、感知的材料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探索。这也就决定了直观教学对于低段学生更为适用,效益更高,更利于低段学生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而自主能力是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
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线讨论,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很好地调动起学生思维。在“拼搭我最行”的活动中,本人先预留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实践“怎么搭才能做到既快又准?”、“怎样搭才能又高又稳”这两个富含思维力的问题,在“有意识追问”下,创造在线讨论氛围,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在不断的操作中去寻找答案,在互相的在线争辩中理清思路,摸索出方法,逐渐带着孩子进入深度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基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的积木世界”在线活动片段】
活动1:利用家里的积木拼搭作品,并拍照分享,欣赏点评学生作品。。
活动2:欣赏立体图形设计作品。
点评:立体图形经过设计拼组,为我们生活带来了创新,创造出美丽。而最让老师开心的是,可爱的你们,通过自己小手的拼搭,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也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设计,实在太赞了!

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也极具独特性和创造性。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不同的视角,从而解放了学生的手和脑,让学生通过创造,拼搭出各式各样的积木世界,从而锻炼了各自的创造力。同时,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在动手操作中充分调动起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生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在线主题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学生通过体验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立体图形,对立体图形有了更为准确深刻的认识。同时,数学在线主题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数学在线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高彩云.向有效数学实践活动的更深处出发[J]. 读写算(教研版),2015(4)
[2]张红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J].散文百家(下),2014(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栾庆芳,潘洪建.数学知识与学习方式的选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