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使用空椅技术在方舱医院处理居丧反应的案例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张艳欣
[导读] 探索空椅技术处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居丧反应的效果。

张艳欣
(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201112)
摘要:目的:探索空椅技术处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居丧反应的效果。方法:对一例运用空椅子技术缓解方舱医院内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居丧反应的个案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确诊患者收治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因具备人传人的特点,多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家人之间无法提供照护。如亲人因新冠肺炎去世,无法及时料理后事等。本例患者因此出现自责、懊悔、失眠、抑郁情绪等等情况。结果:对心理咨询后的收获给予肯定。满足捐献血浆条件后,第一时间捐献了抗疫血浆。她对生活的态度和表现反馈给咨询师以积极的力量。结论:通过该案例能提示空椅技术能很好的使被研究者与所丧失的亲人之间建立连结,弥补临终关怀的遗憾,缓解抑郁等情绪问题显著。
关键词:空椅技术 新冠肺炎 居丧反应
一  空椅子技术与居丧反应
(一)空椅技术(empty chair technique):主要以完形学派的相关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1-3】。(1)目的是促使患者对人格中的支离破碎部分或经验的两个极端进行意识的整合。通常是由患者扮演人格中两个对立的角色,或者扮演生活中重要他人,让他们在这两个角色之间进行对话。该方法能让患者体验到自己和对方的情境,而且将自己受到精神创伤产生的情绪全部投到空椅子上,从而使病得以治愈。形式主要包括:1.倾述宣泄式 。来访者把自己想要对他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2.自我对话式。 就是自我存在冲突的两个部分展开对话。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3.他人对话式。它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对话【4-5】。
(二)居丧反应: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如悲伤或抑郁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明显的激动或是迟钝性抑郁,自杀企图持续存在,存在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活动过多而无悲伤情感,行为草率或不负责任等,则可能为病理性悲伤反应。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二 研究方法
(一)咨询师与来访者
来访者:女性,40岁,已婚,家中排行老三,父母均为聋哑人士,父亲因新冠肺炎去世,母亲患新冠肺炎住定点医院,患者因患新冠肺炎住方舱医院,有龙凤胎儿女,学生。
咨询师:男35岁,已婚,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二级甲等精神卫生中心工作。
个人陈述:曾在产后出现情绪低落情况,伴有自杀想法,但是未诊治,一年余缓解。本次因一个月前未及时带父亲就诊,而延误了诊治,最终父亲送往医院时,确诊新冠肺炎,而且是重症,最终死亡,作为密切接触者,母亲及自己均确诊新冠肺炎。

因疫情的特殊性,在不同的医院隔离救治,无法照顾其她家人,也因未带父亲及时就医最终死亡而自责,懊悔,睡眠,情绪抑郁。
(二)咨询过程
由于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方舱医院内基本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且患者流动比较快,出院后仍要酒店隔离14天,咨询师必须得制定简短而有效的方式,选用空椅子技术,处理居丧反应,具体压缩为两步。
1访谈
表明身份后逐渐建立相互信任的资访关系,来访者主动与心理咨询师沟通,并讲明了境遇所在,在访谈过程中给予了共情,充分肯定了疫情下有所牺牲给大家带来的情绪变化。通过支持表明了社会支持系统及资源给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带来了有力保障。以肯定的方式让其了解自身境遇的普遍性。让来访者探索自身的情绪,关注自身的感受,鼓励她宣泄情绪。
2空椅技术使用
通过对情绪的稳定化处理后,使用空椅技术及角色扮演,弥补父亲去世时来访者不在场而产生的愧疚感,屏蔽了父亲是聋哑人士而在交流上产生的障碍。通过对话,来访者得知父亲并未责怪自己,并给她留下了照顾好自己和母亲的重任。经过几番角色转换,堆积的情绪在这种“无障碍的对话”中得以表达。
三 结果
受方舱医院条件的限制,来访者以微信及制作视频的形式,表示对咨询师的感谢,对心理咨询后的收获给予肯定,翌日主动微信告知咨询师,晚间梦到父亲,一切都好,并在随后的日子里,与咨询师探讨与女儿的相处的情况。治愈出舱后她创建了小群,与舱友每日问候,建立联系与支持。满足捐献血浆条件后,第一时间捐献了抗疫血浆。她对生活的态度和表现,对于身处前线的咨询师而言也是一种积极的能量,为咨询师的长期作战储备能量。
四 讨论
在方舱医院里,有一部分患者是因未经核酸检测而确诊的,所以会有患者认为自己未被感染,舱友之间相互提防,缺少支持、陪伴,简单的共情、支持等等已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由于新冠肺炎的传染力比较强,聚集性发病的情况比较多,对于不同的分型,隔离治疗的医疗机构也不同,亲人之间缺少照顾,丧亲的患者可能承受这更多的压力,空椅技术比较适合此案例,且对来访者来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由于这一案例的特殊,父亲为聋哑人士,也逾越了言语沟通的障碍。空椅子技术有效的帮助来访者处理未完成的情绪事件。
参考文献:
【1】齐欧, 齐穗娟. 空椅子技术在哀伤辅导中的应用[J]. 中国社会工作, 2018, 000(024):49.
【2】李思聪, 童俞嘉, 孔军辉. 自拟宁心益肾汤合空椅子技术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5(03):70-74.
【3】郑庆友. 空椅子技术的应用:以特殊社交恐怖症个案咨询为例[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01):49-52.
【4】蔡佳伟. 做一个自信的女孩——记一则使用空椅子技术心理咨询案例[J]. 时代教育, 2015(18期):169-170.
【5】陈萍. 爸妈,请多陪陪我吧——空椅技术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 000(001):52-54,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