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分层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陈会
[导读] 探究吸烟对高血压患者产生影响和血管分层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戒烟对血压的影响效果。


陈会
(辽宁省军区锦州第一干休所门诊部;辽宁沈阳121000)
摘要:目的;探究吸烟对高血压患者产生影响和血管分层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戒烟对血压的影响效果。方法:在社区开展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9月-2019年10月,共选取研究人员 2700例,均为高血压患者,从其中抽取120例吸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压控制,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血压控制的情况下,增加戒烟规范化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戒烟效果和血压影响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意义,在给予管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得以下降,相比之下,观察组下降更多,更趋于正常血压,其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将戒烟规范化管理方法进行应用,促进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连动式管理,可改善患者的吸烟程度,戒烟效果达到86.67%,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可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戒烟规范化管理;医院-家庭-社区三元连动式;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高发病,很容易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从近些年的发展数据来看,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人数逐渐上升,每年新增人数高达1千万例,并且逐渐向乃年轻化发展,但是临床目前发展中, 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血压控制有效率仅仅被维持在10%左右[1]。根据王红相关数据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主要与饮食,精神应激反应和吸烟等因素相关,吸烟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77%[2]。戒烟对恢复患者血压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则基于此,探究戒烟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影响。
1患者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在社区开展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9月-2019年10月,共选取研究人员 2700例,均为高血压患者,从其中抽取120例吸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压控制,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血压控制的情况下,给予戒烟规范化管理,每组患者人数60例。其中共有男性人数77例,女性4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85岁,年龄最小的为42岁,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5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进行组间比较(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将吸烟的有害性告知患者,叮嘱患者按时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戒烟规范化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促进健康文化范围的构建,以高血压吸烟患者为主体,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积极动员,提高人员对健康意识的认识程度,积极参与到健康管理工作中。


其次,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知识培训,将戒烟对高血压患者的积极意义进行告知,并告知患者吸烟的不利影响,选择特殊案例为患者进行警示,给予患者戒烟培训,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吸烟情况进行监督,在家中放置戒烟提示,将其贴示在显目的地方,进行家庭-医院-社区三方联动,减少患者吸烟,实现戒烟效果。并为患者发放戒烟手册,将高血压健康知识进行宣传,促进患者意识,自学慢性病的预防管理等。最后,给予患者健康检测,进行积极宣传,保证社区尽可能的安排家中走访,为患者提供方便,改善患者血压问题。
1.3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2]。
2结果
2.1血压分层影响效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意义,在给予管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得以下降,相比之下,观察组下降更多,更趋于正常血压,其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s)
3讨论
   吸烟会对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增加,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同时,吸烟会发生氧化反应,在一氧化氮的影响,促进血压扩张,导致血压增高,在被动吸烟的影响,依然会增加人体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戒烟干预,可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控制。本研究主要通过医院-家庭-社区三方联动,实现对高血压患者的戒烟处理,给予其程序化管理,从而实现对患者的戒烟成效,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将患者出现脑,肾,心等重大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降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将患者的家庭负担减轻,促进社会健康[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医院专业人员对纳入研究的高血压人群进行筛查,在给予其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拟定戒烟计划,对患者进行加强管理,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培训、给予案例警示,提高患者意识,而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员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动态督导,追踪戒烟行动、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家庭成员则需要在明确戒烟对患者的积极影响后,督促戒烟行动落实,使高血压患者达到戒烟知-信-行的目的,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意义,在给予管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得以下降,相比之下,观察组下降更多,更趋于正常血压,其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表明戒烟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血压,需加强此管理方法的临床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中将戒烟规范化管理方法进行应用,促进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连动式管理,可改善患者的吸烟程度,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可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韬. 高校在职职工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王红. 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D].华北理工大学,2016.
[3]马志超. 石家庄某社区高血压病人社区规范化管理后相关指标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