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措施和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胡晓晗
[导读] 评价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手术预后效果的影响,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胡晓晗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手术预后效果的影响,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取110例。结合护理方法进行1:1比例分组,常规组55例患者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55例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安全性,符合患者护理需求。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康复状况  并发症
   
    作为典型的急腹症,急性阑尾炎一直具有临床多发趋势,通常采取手术治疗形式。为了确保手术治疗,需重视护理工作对手术作用的进一步夯实[1]。临床工作中发现,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稳定手术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况,从而促进手术顺利与预后[2]。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为例,总结护理干预方案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6月-2019年8月,总计110例。纳入标准:(1)有下腹部疼痛、反跳痛等症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手术治疗者;(3)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其他急性疾病入院者;(2)要求保守治疗者。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分组护理,取1:1比例法。常规组(n=55):男性、女性患者比例33:22;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0.0±2.8)岁;疾病类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0例。试验组(n=55):男性、女性患者比例35:20;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30.3±2.6)岁;疾病类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3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2例。2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插管等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等普外科常规护理。
    试验组——以上基础上给予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向急性阑尾炎患者介绍疾病、手术知识以及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措施等,稳定患者与家属情绪,叮嘱术后加强营养物质摄入。另外,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原因、缓解措施,以进一步稳定患者心理。(2)心理护理。疾病导致患者明显的暴躁,从而无法有效配合医护工作。为了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心理,要求工作执行期间护理人员动作、语气温柔,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从而稳定患者心理、减轻患者疼痛感(3)其他护理。吸出胃内容物以预防患者麻醉误吸、术后腹胀,指导患者舒适体位减轻切口疼痛感,观察患者切口处情况以预防切口感染,术中做好患者保暖工作。(4)术后护理。术后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肠胃蠕动,阑尾动脉出血者吸氧、静脉输液、止血。
1.3观察指标
    记录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排气、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粘连肠梗阻、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出血、切口疼痛)、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14.4数据分析
    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试验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版本建模。计数型指标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占比率以例(n)、率(%)表示,计量型指标术后初次下床、排气时间等以(±s)描述,差异检验采用(x2)、(t)。P值小于0.05,表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试验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与常规组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1。2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组间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
    表   1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组间并发症分析(n=110,%)


3 讨论
    阑尾是人体大肠起始段的管状器官,梗阻情况下使管腔感染,进而发生急性阑尾炎,患者多伴随剧烈腹痛,进而影响生理、心理状态。另外,阑尾炎以手术治疗为主,基于疾病的影响,加上患者对手术、陌生环境的抵触、恐惧,从而增加了手术负担,影响手术进行、康复效果[3]。除基础护理外,通过给予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在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护理的同时实现了护理工作向优质方向改进,消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度,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护理价值突出[4]。吕莹研究指出,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配合、满意度[5]。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4%、护理满意度96.36%均优于常规组16.36%、80%,术后康复用时短于常规组,P<0.05。试验结果和向柳,叶丽芹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6]。
    综上所述,普外科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提高手术、护理效果与患者安全性,进而促进患者手术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慧.探索普外科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效果和具体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7):115.
[2]曲比阿衣.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01):40-41.
[3]曹莹.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255-256.
[4]刘玉华.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139+142.
[5]吕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69-270.
[6]向柳,叶丽芹.舒适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7):223-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