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樊娟娟
[导读] 研究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防范策略


                     樊娟娟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防范策略。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创伤骨科病房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n=40例),观察组(n=40例)。分析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研究其防范策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将最终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护理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有较大提升,且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及发生的并发症均明显减少,最终使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得到明显提高,组间的数据对比具备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综合护理防范策略,更好的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性,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发生的并发症。
【关键词】老年;股骨骨折;不安全因素;防范策略
   股骨骨折在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该病多是由于跌倒或撞击所致。临床针对老年股骨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常会受到患者免疫能力、严重疼痛、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等多种不安因素影响,降低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1]。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此文中详细研究了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性,详情已在下文阐述。
1临床基础资料与护理措施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创伤骨科病房2018年6月-2020年6月接收的80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有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75.0±2.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中位年龄(75.5±2.3)岁,以上两组指标数据结果差异值较小(P>0.05)。
1.2方法
   护理不安因素分析: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能力不足、缺乏责任意识、沟通能力不足以及护理前未能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从而导致护理管理质量降低。②患者因素: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存在过度焦虑情绪、缺乏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度以及严重的疼痛影响,从而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
   根据分析结果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能力以及岗位责任意识;风险评估:及时掌握患者的骨折严重程度、自理能力、文化程度以及心理状态,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方案。②健康教育:详细讲解疾病发生因素、相关注意事项、科学合理饮食生活方式以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交流引导以及放松疗法,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③加强安全管理:外伤后患者会出现肿胀情况,因此要适当抬高患者患肢,达到减轻肿胀以及疼痛的作用;并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遵医嘱适当给予利尿剂、止痛药物和冷敷处理。同时对患者的饮食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多食用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杜绝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④并发症预防:每日通过对患者按摩肢体以及穴位按摩等,提高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并能改善便秘症状。同时要采取耳穴压豆方法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一系列的干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管理。
1.3观察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评估对比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对此次护理的满意程度,分数值为10分,高分表示指标越好;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评估,总评分值为10分,最终得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轻;记录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为本文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此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当两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如下
   观察与对照两组护理前的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值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高,且疼痛程度较轻,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指标数据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占有明显优势(P<0.05),见下表1。


3  讨论
   老年股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骨折后会造成患者局部肿胀、压痛以及肢体功能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留下终身后遗症,因此给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造成影响;针对此类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治疗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2]。但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术后由于多数患者对医学知识掌握不足,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之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欠缺,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为更好的提高临床救治效果,本文研究中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给予了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在本次护理中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岗位能力培训,因此确保护理人员拥有专业全面的护理技能为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并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从而能够准确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并重视了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以及配合度;同时加强了护理期间的患者安全管理以及并发症预防,最终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骨折恢复效果[3]。
   综上所述,加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评估以及综合护理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效果及速度。
参考文献
[1]]张文杰.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96-197.
[2]王宏艳.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25-226.
[3]王水英,何丽芬.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76-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