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郝改艳
[导读] 探究在普外科护理中将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应用对患者的安全性影响效果

   郝改艳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陕西榆林7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普外科护理中将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应用对患者的安全性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工作在我院展开,开展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选取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普外科护理患者,将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应用,探究其实施前后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患者置管前后的安全性进行比较,其中干预前和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00%和10.00%,干预后安全性更好,数据差异显著,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将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应用,其可有效控制置管前的风险因素,将一次鼻胃管置管成功率进行提高,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风险管理策略;普外科护理;安全性分析
   在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医学也逐渐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 人们逐渐提高对医院的服务态度的认识,使得医患关系变得尤为重要。普外科是临床中的重要科室,病人较多,而且病情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风险,需要临床给予有效管理[1]。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将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应用,以我院鼻胃管喂养患者为例,探究其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患者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患者为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护理患者,共有患者的50例,其中男性人数为28人,女性人数为22人,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 87岁,年龄最小的为34岁,患者所对应的平均年龄为(54.34±4.34)岁。
   1.2研究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首先,需要对急诊科护理进行全过程评估,旨在评估每一项护理风险,以此来针对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防范方案,同时提高对关键护理风险的关注与防范力度。其次,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来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此来为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奠定人力资源,具体来讲,科室可以定期举办安全讲座、分析案例。此外,科室需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培训班,来学习急诊科技术及护理方式,同时定期选择部分护理人员到院外参加培训,以此来更新和完善院内的急诊护理工作。最后,建立安全护理制度、紧急事故处理制度等,同时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例如,确保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护理操作原则等,以此来确保急诊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同时,根据相关人员数据显示,在将风险计划纳入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可将护理风险进行有效降低,促进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2]。
   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首先,需要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在开展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说明护理意义、注意事项等,令患者意识到进行相应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进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操作。其次,规划健康教育内容,科室需要结合当前的急诊护理现状及患者问题,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同时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既定内容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最后,定健康教育手册,为了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了解程度,同时还能方便患者查阅,引导患者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科室需要编制健康教育手册,例如突发事件注意事项,各项常用注射药物的时间、剂量、治疗地点等。
   加强对护理细节的质量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大对病例整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的病历及档案能够及时归档、规范管理、及时整理,避免在后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病历遗失等问题。其次,安排资历较深的急诊护理人员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以此来了解现阶段急诊科护理质量,同时了解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急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对护理方式进行完善。根据马勇波的研究文献来看,在将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安全设计策略进行应用时,促进使用和强制功能,制动相关预警方案,提高护理质量,从各方面常见风险入手,进行预防,强化护理干预质量,可将患者的护理发生率进行降低。加强人员参与型规范化培训,促进多形式,多层次的普外科护理专题培训,将专题讲座,不良事件分享,知识竞赛和工作坊等培训方式进行应用,促进护理操作规范化指引内容的落实,并注意将普外科护理风险案例纳入到护士考核内容中,促进护理人员对普外科护理风险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保证给予患者全方位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3]。
   2结果
   对患者置管前后的安全性进行比较,其中主要包括患者存在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一次性置管失败和置管错位等不良反应,干预前的发生率为34.00%,干预后的发生率为10.00%,干预后安全性更好,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3讨论
   就护理风险来说,其主要是指给予患者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其会对患者产生直接性或是间接性的死亡或伤残[4]。其不仅具有一般风险特性,同时对应的风险水平较高,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强,而且风险具有复杂性,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而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永恒主题,而护理风险管理则是从当前存在的风险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实现对风险有组织,系统性的进行消除,减少对患者和医院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促进科学有效管理方法的实现,从我国当前临床发展情况来看,其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工作重点是加强效益和效率,而风险管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管理力度较差,人员意识较低,缺乏风险意识,同时还未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行积极改善[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普外科疾病存在的临床特点,结合工作经验,对其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预防策略,从而改善临床干预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将风险管理策略应用在患者中时,患者的不良发生率被有效降低,安全性较高,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将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置管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风险问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钦逸. 风险管理策略在脑卒中患者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2):81-82.
   [2]胡延秋,程云,王银云,夏文兰,冯颖. 成人经鼻胃管喂养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2):133-141.
   [3]张巨荣,王法霞,林转娣,粱结柱,蔡晶晶. 鼻肠管与鼻胃管喂养在预防有创通气患者中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2011,31(07):20-21.
   [4]杨洁. 鼻胃管喂养及鼻空肠管喂养在急性胰腺炎应用安全性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
   [5]朱黎. 中药联合鼻胃管喂养法护理早产儿23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4,36(02):306-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