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提升护理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韩锐
[导读]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韩锐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临床护理,普外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后将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结果:观察组中肠胃功能改善总人数为120例,其整体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肠胃功能改善总人数为110例,所占整体有效率为88.0%,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与肠内营养护理管理,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  胃肠功能   胃癌根治术  效果
   对于胃癌根治术手术来说,由于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1],因此通过进行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减轻相关心理负担的同时将会提升本次的效果。本文探究了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通过选取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其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随后将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采用胃癌根治术患者人数为14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6例。其中患者年龄最低为29岁,最高不超过62岁。其余30例胃癌根治术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胃癌根治术患者人数为17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3例。其中患者年龄最低为30岁,最高不超过62岁。通过进行两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第一,符合当前胃癌诊断标准。第二,患者肿瘤未发生转移。第三,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80岁以下。第四,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第一,患者出现严重局部组织粘连。第二,患者出现重大脏器疾病障碍。第三,患者出现肠梗阻以及大出血等。第四,患者带有凝血功能障碍。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来说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第一,建立持续质量护理小组。通过由护士长等人进行护理小组的建立,并邀请医生、护士等加入小组,按照人员的不同职责进行层级护理,并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措施。第二,加强护理干预和培训。按照当前临床的护理方案和标准进行培训,使患者能够明确护理的相关内容同时加强自身工作,确保能够更好的进行护理服用。第三,进行护理流程的规范[2]。在护理工作的执行过程中通过进行护理干预,同时能够对于耐心之处进行疏导,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情况的改善。护理人员应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等途径收集患者生气、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从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出科学的、有效的、综合性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调节。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从而消除患者的抵触情绪,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使其能够保持轻松、愉快、积极的心态。第四,规范护理流程。通过对当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其中的危险问题应做好及时记录,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来提升整体质量。第五,出院时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在出院前,因此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并嘱咐患者保证每日充足的休息时间,注意饮食方面的控制。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手术治疗并不会对他们的夫妻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嘱咐患者家属尤其是其丈夫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从而使患者的心理顾虑得到彻底消除[3]。第六,肠内营养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是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维持粘膜的完整性与免疫能力减轻术后并发症的重点举措,因此在手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特别是经鼻饲管的营养输注,对于术后胃肠患者的全身营养支持及减少并发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3观察指标
   显效:通过进行治疗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临床表现为排气正常,相关腹痛症状呈消失状。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肠道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部分患者出现轻微腹胀。无效:相关症状未改善。
   2.结果
   观察组中肠胃功能改善总人数为28例,其整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肠胃功能改善总人数为24例,所占整体有效率为80.0%,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恶性肿瘤作为目前一种主要威胁因素,其中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除此之外,在目前来说患者病死率也呈明显上升态势,对人类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营养不良作为肿瘤中一种常见并发症,往往会导致患者无法摄取充足的营养,从而出现病情加重和死亡现象[4]。经多项研究指出,补充氨基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是进行营养支持的一个主要方式,从而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况并提升整体免疫能力,并对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进行调节。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能够体现护理质量。
观察组中肠胃功能改善总人数为28例,其整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肠胃功能改善总人数为24例,所占整体有效率为80.0%,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与肠内营养护理管理,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史亚丽,李彦平,吴爱须,张玉荣,王丽慧,刘晓红. 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28(10):1199-1200.
   [2]吴丽红,张晓琴. 胃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肠道耐受性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6,30(28):3457-3460.
   [3]褚晓霞. 持续质量改进在缓解胃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3):108-110.
   [4]王云华. 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18,25(23):312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