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预防医学和预防医学道德工作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童芳
[导读] 如何做好预防医学和预防医学道德工作
   童芳
   (峨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乐山614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医学观念发生改变,已经从“有病求医”转变为提前预防疾病。为满足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应重视预防医学以及预防医学道德,才能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一、了解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以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对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疾病发生流行的规律。以此为基础,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危险因素,最终实现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现代医学的目标已经逐渐发生改变,从减轻患者痛苦到恢复健康,再扩展到维护健康,最终发展为促进健康。预防医学能够预防控制疾病,对现代人的生活而言十分重要。
   预防医学发展史:预防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时间较长,我国古代医书中关于预防医学内容记载较多,比如《黄帝内经》中的“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千金要方》中记载的“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己病治病”,这些都说明预防医学的重要性。而西方医学家更是通过著作阐述了关于环境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医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愈加严重,促使各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卫生问题,因此,只有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才能推动预防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三级预防
   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学习与进步,预防的概念已经参与到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全过程。三级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疾病、前期和发病期采取的预防措施,也是预防医学工作的核心。
   (1)第一级预防,也被称作“病因预防”,具体是在发病之前,根据患者的致病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指针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治理措施,针对个体健康采取的护理措施。由于第一级预防具有投入少、效率高的特点,也是最有效的一种社会预防措施,应作为预防医学的发展目标。
   (2)第二级预防,也被称作“疾病前期预防”。具体是指在疾病临床前期做好三早预防措施,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慢性疾病大多数是由疾病因素长期作用而导致,且疾病的病程较长,可通过普通筛查、定期体检、对高危人群的检查实现第二级预防。同时也可以设立专科门诊,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疾病,以免病情加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3)第三级预防,也被称作“发病期预防”。当患者被确诊之后,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目的是为帮助患者防止病情恶化,促使患者身体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降低疾病风险。对已经丧失劳动力的患者,通常利用康复医疗,能够使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预防医学道德如何做好?
   预防医学道德是在预防医学工作中调解工作者与患者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约束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1)道德认识的提高
   医学道德情感具体是指医学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对从事的事业形成不同的内心体验。比如爱慕、憎恨。医学工作者只有获得良好的道德意志,才能认真履行道德义务,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有利于提高医生的道德品质。除此之外,道德信念是指医学工作者精神的追求,能够对医学事业坚定不移,也是促使医学工作者深入了解道德行为的途径。医学道德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应在不断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医学道德的认识,才能促使医学工作者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2)医学道德修养的提升
   医学工作者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医学道德,但单一的教育并不能促使医学工作者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应注重工作者医学道德修养的提升,才能实现医学工作者的精神升华。道德修养的第一层次,在这类工作者心中,永远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道德修养的第二层次,虽然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位置,但会优先对患者的利益进行考虑,也就是常说的先公后私。而道德本身是一种实践,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道德修养才能够不断提升。医学工作者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哪种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由此才能不断约束自我,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社会以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提出更多新的道德问题,由此也可以说明医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医学道德的发展。医学工作者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3)道德监督
   道德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对医学工作者的道德品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道德感的形成与舆论制约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医学道德评价,医学工作者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道德方面的不足,在从事医学道德活动中,现代人能够按照道德原则以及规范对工作者表现出的医疗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通常将医学道德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是指医学工作者自身的评价,通过内心信念来实现,不断约束自身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医学道德自律。社会评价是指他人对工作者的评价,“他人”具体是指同行、患者、社会上的其他人。社会性的评价,能将道德标准准确传递给工作人员,道德的界限也逐渐生动化,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传播途径的增多,使社会舆论成为显微镜,同样也能使医学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反省。
   四、如何学好预防医学?
   首先,医学工作者,正确理解并认识预防医学,能够热爱从事的工作。预防医学更注重社会群体的健康,强调团体合作,需要长期的工作积累才能获得成果,而最终表现为群体受益。与临床医学不同,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效果。对于预防医学工作者而言,更应具备良好的医学道德,不要过分考虑个人利益,应优先考虑患者的利益诉求,才能学好预防医学。
   其次,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社会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更多的社会学知识,具备设计、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增强工作能力,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和消除病害,讲究卫生,增强现代人体质,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的科学。作为预防医学工作者,要热爱预防医学,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我,还应具备良好的医学道德,优先考虑患者的利益,加强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帮助现代人提高生活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