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明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 200065
摘要:中考是检验学生初中阶段所有课程学习质量的一次重大考试,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在中考数学课程考试中发挥出较高的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数学复习教学中,应当以中考背景为出发点,使用贴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初中数学学习。只有如此,学生的学习质量才能获得明显的提升。下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中考背景;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研究
引言:初中的数学课程有较为宽广的知识范围,并且有较大的知识量。因此学生在进行中考数学课程的总复习过程中,常常会由于知识点较为繁琐,而显得不知所措。为此,相关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来帮助相关学生进行中考的数学课程总复习。为此,相关教师需要采取较为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进行中考数学课程的复习。
一、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
上海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与其他版本的数学教材有所不同。相比较其他初中数学教材而言,该版本的数学教材较为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换句话说在该版本的数学知识点呈现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中考数学课程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该版本的优秀特色,发扬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独特个性。实际上初中学生的思维模式正处于由具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过程中。因此太过抽象的知识点是无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运用的。故而教师在进行有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不妨引入实际生活当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与感悟。实际上,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已然成为了中考命题的一大发展趋向。譬如在“圆的垂径定理”这一知识点在考察中,就有许多从实际生活的角度进行编写的题目。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有一道这样的选择题:“小明将自己家的玻璃砸碎了,碎片如下图所示,为了配到与原来大小相同的玻璃,小明最该带到商店去进行比对的玻璃碎片是()”
.png)
在题目下方的选项中给出了不同碎片的标号。根据垂径定理,这一题其实很好选择。小明应当带到商店去进行比对的玻璃碎片,是能够确定圆玻璃圆心和半径的玻璃碎片。那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相关知识内容,但却与生活实际进行了很好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中考数学课程的复习时,应当要注重将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
二、进行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建立
在传统的中考数学课程复习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一味的督促学生进行更多题型与题目的训练,坚信题海战术能够使得相关学生对中考数学课程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但实际上,倘若学生在日常的解题训练中不注意对错题的总结与分析,那么即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多个题目的训练,也是在重复练习、重复犯错,并不能够取得很好的复习效率与质量。故而对于中学数学教师而言,其最重要的并不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题目的训练,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建立。题目的形式可以有千万种变化的方法,但题目的解题思路却并不会有那么多的变化。倘若学生能够通过题目丰富的呈现形式,去剖析隐藏在题目当中的解题思路,那么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譬如在针对“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与必然事件”等知识点进行出题考察时,很多教师会将有关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粘合,使得相关题目更富有文化意味。这其实也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数学学科考察与教学的方向之一。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者认为,学生在进行日常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时,不应当仅仅只进行单调枯燥的知识点学习,还应该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进行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在进行人文素养类型的题目解答时,会感觉到相关类型的数学题“不像”是数学题,从而被题干信息迷惑而无从下手。但实际上,相关学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确立了正确的解题思维模式,那么就不会在相关题型中迷失解题方向,反而能够迅速的找到正确的解题手段。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论学生是否处于中考之前的数学课程总复习阶段,初中数学教师都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如此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实际上,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该版本的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的不同之处。相比较单纯的进行知识点内容的讲授与传达,该版本的教材更在意,教师能够通过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在有关板块的划分时,教材特别划分了课前的自主预习以及课后的思维创新与拓展练习。因此教师在进行该版本的教材教学时,不妨按照教材的设置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在未来高中进行数学学习,也是有所帮助的。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节内容之前,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图形之间可以产生哪些运动行为,进行相应运动前后图形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在有了基本了解之后,还可以将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着重的听讲,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日常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的分析与记录,使得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的同时,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以中考为背景进行日常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保持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各数学课程教材的版本殊异性,使得日常的数学课程教育能够与数学课程教材相贴合,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雷.中考数学高效复习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63.
[2]邹建平.例谈数学中考复习的教学体会[J].新课程,2020(36):119.
[3]陈佳.中考数学复习中进行专题教学的实践[J].广西教育,2020(25):137-138.
[4]王春生.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的策略与方法[J].学园,2020,13(14):16-17.
[5]陆培.提升中考数学复习课效率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