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淮安贝思特实验学校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化学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科学,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对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在初中化学中,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是由大批化学教育专家历经较长时间努力后所得,具有较高学习价值,教师应充分尊重教材,引导学生以此为依据共同完成学习过程,但又要适当进行补充与拓展,避免照本宣科,做到合理利用。本文联系实际教学经验,详细描述化学学科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教材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化学学科素养;视角;初中化学教材
引言: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较之其他版本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独特性,具有紧贴生活、注重实践、鼓励创新等多个优点。教师应以此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使其充分感受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增加实验机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与解决问题,获得全新的体验。在教学中,唯有充分发挥课本优势,做好课外相关知识的补充与拓展,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一、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特征
1、贴近生活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大量生活实际案例,通过以图代文的方式,展现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对于学生而言趣味性较高。其中每个版面都合理排布,图文并茂,结构布局十分清晰。在内容的选择上,沪教版化学教材对传统课本中偏重于知识体系架构的倾向进行了整改,重点结合初中生已积累的生活经验与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重视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现代化与生活化改革,力求使所给案例更加贴近社会与现代化科技,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2、实验探究
传统教育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输,沪教版教材中通过添加“探究性学习”模块,对知识进行了深入拓展,列举了诸多趣味性问题,并添加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实验与探究、验证,并以小组为单位,学会合作,针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依靠自己的努力寻找答案。
3、注重创新
创新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最重要动力,也是新世纪学生必备素养,沪教版教材中,有许多创新性活动与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问题,获得新的感悟,提高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化学学科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教材的使用
1、生活化教学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联系紧密,沪教版化学教材中也有诸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如《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介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各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化学与社会发展》描述了化学学科与自然环境、各类材料与能源物质的关系,并号召学生自觉做到爱护环境、节约材料与能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吸引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形成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在讲解完课本上的案例之后,以生活热点话题或者时事新闻为背景,介绍与所讲内容相关的生活常识,如学习第四章《燃烧与灭火》内容时,可通过互联网搜索近期发生的火灾事件,请学生根据起火原因给出灭火方案与注意事项,或根据建筑结构、内部物品材料性质等制定逃生计划。另外,教师也可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日常经历等,深入浅出地介绍化学原理,如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一章时,可通过讲解我国北方下地窖取放物品时需要随身携带蜡烛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深刻记忆二氧化碳的物化性质。
2、注重实践
相当一部分化学原理与发现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沪教版课本中也包含许多复杂实验,教师应在课堂上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更多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完成实验。例如,在学习《性质活泼的氧气》时,应当带领学生完成从实验室制备氧气到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助燃特征、将其注入水中检验水溶性等整个实验流程,研究氧气的各项理化性质,做好记录,最后请学生们根据实验结果自行总结氧气特征。如此,学生可获得更为深刻的印象,对于自己通过探究获得的结论,也更加信服,从根本上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各类仪器的应用方法与各种实验操作的要点,熟悉控制变量法等的原理,逐渐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化学核心素养。
3、开放问题
化学是探究性科目,许多问题并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通常可采用不同方法来进行验证与探究,处理实际问题时,也不一定恰好能够寻找目标化学药品,需要进行灵活处理,寻找替代品。学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可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避免纸上谈兵。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提出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留下丰富的思考与探究空间,使学生能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获得独特的感悟,问题来源可以是教材,也可在原问题基础上进行改良,例如,在学习《金属的防护和回收》章节时,可以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金属的性质和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设计一套金属防护与回收方案,在班级中分享与讨论,并互相整合完善,得到最终结果。最后,教师对学生给出的方案进行检验与判定,指出其中不合理的部分,通过实验加以检验或者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知识,防止学生遗留错误观念。
三、结束语
化学学科素养是新时代学生必备的能力与品质,初中化学教师应以课本为基础,发挥教材的优势,引入多样化教学法,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杨飞来.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24):167.
[2]钟丹丹.探究化学学科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50.
[3]茅雅致.化学学科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教材的使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02):77-78.
[4]周桂兰.化学学科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教材的使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0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