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婧
泸县城东幼儿园 四川泸县 646100
摘要:幼儿是我国的未来,不仅家长对幼儿们非常关心,国家对幼儿教育也是非常关注。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幼儿这个年纪对任何事物都充分好奇,但是理解能力还是有限,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生活化认知特点,把音乐教育变得具有生活意义以及色彩。将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与音乐教育有效融合,能让幼儿提升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更积极的参与进来。将生活经验融入到音乐中,能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并感受到音乐中的魅力,提升幼儿音乐理解能力。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实施路径;教师
引言: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生活化认知特点,将音乐教育变得具有生活意义和色彩,将具有音乐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与音乐教育有效融合,使音乐教育方式变得丰富多元,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音乐源于生活,音乐将生活中的各类经验和现象有效融合,通过幼儿园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使幼儿在音乐审美愉悦中轻松快乐的开展活动,完成多种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必须要贴合幼儿的生活认知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幼儿更好的感悟音乐学习魅力,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音乐理解能力。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意义
1有效提升幼儿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这个年纪正处于懵懂无知、对世界充好好奇的状态,相当于一张白纸,而音乐教学可以让幼儿从小接受音乐的熏陶,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教师要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幼儿不仅无法理解音乐所表达汗液,其学习效率也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这样幼儿就不能具备一个良好的音乐基础。而运用生活化教育方法能有效改变这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生活实际进行音乐教学,这种方法能更加方便幼儿理解音乐内容,当教师进行此项课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在脑海中形成这种画面,进而提升对音乐的学习动力,将音乐学习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2加深孩子的记忆
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实际。当教师教完歌曲后,当幼儿回到家里接触如歌曲相关的事物后,自然而然就回想起教师教学的歌曲,于是会不自己的哼起调调。这样可以加深幼儿的音乐记忆,提升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并且将教习歌曲与生活实际相关联,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更加方便幼儿去理解音乐内容,更加轻松点的学习。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功能化
有很多的幼儿园在进行音乐的教育的过程中,在更多方面知识教学幼儿们学习音乐的技巧,让幼儿掌握音乐技能,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让幼儿掌握音乐知识,然而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却没有起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功利心太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并没有益处。对幼儿教育的目应该是让幼儿感受音乐与表达音乐,如果只是应试教育,会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且并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2与实际教育目标脱轨
在当前有很多的幼儿园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轨,在选择音乐教学内容方面,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自然生活,与幼儿的认知有很大差距,致使不能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幼儿教师很难组织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并且对于幼儿的身心关注度不够,对幼儿健康快乐的学习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实施路径
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化教育组织方式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例如猜字谜,这种游戏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并且能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谜语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知欲望。举例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小兔子乖乖》的儿歌,让幼儿进行猜谜游戏,教师可以提问幼儿:耳朵长、三瓣嘴、爱吃萝卜和青菜,一蹦一跳真可爱,请问是什么动物呢?幼儿在思索一下便能答出:兔子。教师结合音乐素材进行教学,更加方便幼儿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学习《春》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相关情景,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分发给幼儿们,分贝扮演大树、小花、小鸟,这样能有效激发幼儿的音乐参与度,让幼儿在音乐美感中健康成长。
2通过音乐开展生活化教育
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教师引导孩子们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节奏所表达的不同旋律和特定情感。教师通过各种音乐引导孩子逐步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行为习惯。孩子们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健康成长。比如在晨练活动中,给孩子们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强烈的节奏感和明快的节奏,激发孩子们的运动欲望,让孩子们自觉地跟着老师的动作一起活动身体,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加深了孩子对音乐作品的熟悉和记忆;在洗手的时候播放儿歌《洗手歌》,“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大家伸出手儿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的歌词,孩子们意识到干净和频繁洗手的重要性,在洗手的时候更深刻地理解歌词的内容;在打盹之前,播放一些轻音乐让孩子放松睡眠,柔和的节奏放松了孩子的心理情绪,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安全入睡;在活动比赛前播放一些节奏稳定的歌曲,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但也能让孩子们参与到一种平和的心态中,不要表现得太慌张。
四,结束语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活化教育方法进行音乐教学,能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同时也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济宁生活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生活方式进行合理分析,继而制定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并且此种教学方法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如果只是坚持一段时间就放弃,那么就无法将此种教学效果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幼儿的生活体验,制定科学教学策略,并且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肖丽.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成长——分析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J].教师,2019(30):113-114.
[2]董艳.回归生活 彰显魅力——探究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19(02):22-23.
[3]陈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206.
作者信息:祝婧,女(1988、10-),汉族,四川省泸州市人,本科,单位全称:泸县城东幼儿园,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