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智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西河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对于人才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的要求以及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以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转变成为当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培养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会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数学这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学生的个方面能力培养是最为直接且最为高效的。本文将从数学这一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
初中学生相比较于小学生而言,对于知识具有一定的积累基础,也对各科的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学习活动的开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得到提升。初中的数学相比较于小学而言也是更有难度的,思维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起到较为有效的效果。思维能力对于一名学生,乃至一名才人而言,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它不单单能让学生更高效,具有属于自我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学习中的事物,也能让学生在将来面对更深入的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以及学习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那么学生将会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当中。但现实的教学中,由于收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使得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常常是以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而学生坐在讲台下接纳知识,这使得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老师对其教授什么知识,学生就接纳什么知识,缺失了对知识、问题的思考能力。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要改变这一状况,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来开展学习,在学习当中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充分调动思维,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分图书这一习题“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求班级的学生有多少名?”,教师为学生进行基础的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列出(3x+20)=(4x-24)这一等式,最后解出x=45。在引导学生进行例题解答后,教师可以顺势抛出“某老师买了A股票和B股票,A和B股票加起来总共24000元,其中A股票-B股票=1350元,那么某老师分别买了A和B股票多少元呢?”教师让学生按照案例题目的方法来进行解题,首先要找出关键的等式,譬如A和B股票相加总额为24000元,A-B=1350元,通过这两个等式来求出A和B,最终可以算出A为15000元,B为9000元。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建立等式,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题的逻辑能力。
二、改变授课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常常是作为被动学习的角色,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学习节奏以及学习思维,在课堂中教师决定了知识的传授方式以及传授内容,学生久而久之就觉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传授的方式也是最好的,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渐渐定格,形成了惯性思维,并且让学生觉得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自身是课堂教学的次要角色。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就要打破这一个局面,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思考,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从主要角色转变成为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学习的辅助角色。要真正做到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进行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概念的转变,要从教师的语言教学转变成为多样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自主探索时间、空间以及机会,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并非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就可以了,还需要进行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用以实践,转变成为自己的能力才算是完成学习这一环节。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相对生动的PPT课件,通过在课件当中绘制多样式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上二维的图形,通过课件的转变以三维的模式展现,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冲击,从而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课件的讲解,也能更便于教师进行笔画以及突出重点,也能让学生更清晰地辨别出图形的各条边以及高,从而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让学生进行回忆,在现实中哪一些地方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图案,例如:枕木与枕木相间隔的铁轨、平行四边形的书桌桌面等等,将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引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现实中的知识。
三、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的意思就是学习了知识,要懂得在实际当中运用,如果学习了知识却不能自如、高效地运用,那么这一知识并不算真正地掌握了。数学这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范围非常广,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仅仅在纸上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实际当中想要测量一颗树的高度,可现实情况下是很难真正做到运用尺子来测量一颗树的高度的,因为树的高度过于大,尺子的长度不够长,使得测量一颗树的高度显得尤为荒谬,但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借助阳光以及一根可测量的小木棍,就可以完成测量一个树的高度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引入实际化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通过探索以及不断碰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规律,从而锻炼出完善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行,去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并且培养出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李红梅. 教育革新. 2016(10)
[2]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 冯济贵.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3]谈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性能力培养[J]. 杨振东.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