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珊
湖南省岳阳长炼学校 湖南岳阳云溪区 350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想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旧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语文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及语文基础制定有效的教学规划,促进小学生语文方面的持续进步。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也有高有低,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具体探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思想、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好语文对小学生后续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为重点,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进行教学形式的革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的综合进步,下面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除策略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为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对待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高度重视学生的性格差异,并组建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活动,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促进学生深入语文课堂的学习,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首先,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一些比较有趣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小游戏。比如在学习拼音相关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准备一些带有拼音的发卡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区分声母和韵母,并让不同的学生站在一起,进行字音的组成,最快进行组合并读出音节的学生给予奖励,让小学生在有趣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课堂注意力,加深语文拼音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学习,不断挖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然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每堂课正式开始进行小故事的讲解,根据语文课程的具体内容编故事,让学生们由此产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利用故事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
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多媒体技术也成了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应用环节之一,特别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媒体诞生以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单调的局面,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作为新时期、新政策背景下的语文老师,应当懂得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营造高效语文课堂。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多种教学素材的搜集,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合理化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为学生的学习环境的改善提供帮助;然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实施辅助性教学,根据学生特点以及课程内容创建不同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生一些抒情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进行有效的教学,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让学生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互通,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要尽可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每位学生个体之间一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并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基于此,教师可组织个性化学习小组,开展自主合作性探究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不断进步。在具体开展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小组讨论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知道学生进行组内的互相讨论,实现小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然注重每个组员的参与和发言,逐渐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组探究结束后,还应该实施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讨论,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代表进行组员思想的总结,并让其与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逐渐实现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挖掘更多的新思想和新结论,在探究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拓展实践性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要求现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当地拓展实践教学活动,能够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脱离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能够在实践探究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风向袋的制作》这一课题时,就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风向袋的制作方法,随后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但是要依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配,以此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上,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和实验风向袋。从而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學生在实践操作中熟练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相关内容的探索,只有高度重视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需求,以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为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实施小组合作以及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启光,杨冰.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写作:内涵、特征及教学策略[J].教育导刊,2019(12):65-69.
[2]李贞华.立足核心素养,打造精彩课堂——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20):48-49.
[3]陈春华.快乐与快乐的碰撞——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探讨[J].汉字文化,2018(23):107-108.
[4]张继平,赵欢.试论因水平而教的课堂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求解[J].教育导刊,2018(03):57-60.
作者信息:赵玉珊,女(1971.5.23—),汉族,辽宁复县人,本科,小学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