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自主游戏创设与组织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9期   作者:王雅轩
[导读] 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方式,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
        王雅轩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汉族幼儿园       016200
        摘要: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方式,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通过自主性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探究,培养幼儿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快乐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自主;游戏
引言: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其相关工作者越发认识到一个重要的教育形式,即区域活动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化游戏,而是倡导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而在这个游戏形式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区域环境的材料是否具备一定的适宜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即自我表现、自选活动、自由交往等。教师在此活动的实际实施中,对其设置一定的分隔区域,即科学区、阅读区、美工区等,利用游戏柜对其进行分隔,而每一个游戏区的游戏玩法与相应的规则都是教师提前规定好的,并让幼儿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自主的游戏。
一、尝试模糊区域界限,有效整合区角
在幼儿游戏的分隔区中,其在环境布局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于集中,区隔相对更加封闭等。并且每个区域的功能建构即为各个年龄段的常设区域,而年龄段不够突出的幼儿即得不到教师的合理整合与科学分配[1]。因此,教师应将不同年龄段都设置相应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将几大领域的目标全都囊括其中,并做出更多的尝试,将各自独立的区域进行整理,要做到又一定的针对性。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刚刚脱离家庭的照顾,长期与家人分离让他们感到孤单,而教师针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应对其情感进行更多的照顾,并将其分配到更加贴近生活的区域,使其与同伴进行有温度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心理安慰。并且在相应的游戏互动中增加更多的包含家庭元素的的内容,如教师可以带领小班幼儿用卡片制作小手工,制作妈妈的项链或妈妈的围裙等,使得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家的温暖。
而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应采取另外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在集体生活经历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遇到一些基本的问题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在为其设置相应的区域时,应重点考虑其具备一定的学习性,其学习的内容可涉及到科学、数学等方面的内容,使幼儿的理性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


而对于大班幼儿的区域分配上,应注重其内容具备一定的思考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可以为其设置相对更加独立的益智区和科学区。让大班幼儿能在思维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2]。
二、材料形式多样,构建开放、自主的区域环境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的教育方法大多是填鸭式、灌输式,在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幼儿在一定的区域中听从教师的安排。而在这种模式中,其材料与规则都有一定的限制。如幼儿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就不能离开区域,这对幼儿来讲是极大的限制,幼儿在进行相应的游戏时,不能很好的发挥其自主性,而这极大限制了幼儿的整体发展。另外,在游戏材料方面,教师也应对其合理的设计,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幼儿的游戏状态,教师应在选择材料时,注意其开放性的利用,既要保证其安全性,又要使其对幼儿来讲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层次性。
区域内的材料往往是教师通过投放、整理和布置来完成整体设计的。而这种方式往往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对其产生抱怨,加上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对教师设计的材料感兴趣,使得教师的准备材料的热情再次被打压。而这对这个问题,可以在每个班级开设“材料超市”,投放一些合适的材料,主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特点进行相应的投放。并在其中投放更多的贴近不同年龄段幼儿生活的材料,以此来满足幼儿的兴趣。而在小班投放的材料应该较为大型,其有着相对单一的功能,而在大班投放的材料可以有更多的分类,并加入一些自然的原材料,使得幼儿获得更多的游戏体验。
三、强化材料的作用,带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
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行为,并可以用其自身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游戏,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相关游戏,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本身就是自己参与的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充分利用[3]。并且教师有意识地弱化自身的存在感,使幼儿能自由发挥,使其各项潜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幼儿创设更加自由的游戏环境和空间,需要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自主性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区域环境。教师应明确自己在合适的环节进行有效介入,并为幼儿设计相应的材料,让幼儿的游戏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愉悦情绪。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健康有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幼儿园区域环境的游戏性缺失与回归[J].学前教育研究,2019,12:77-80.

[2]康丽珍.探析跨班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观察指导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8:88-89.

[3]何玉珊.课程游戏化视野下故事剧表演活动的组织与指导[J].教育评论,2018,11:145-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