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清远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车拉九年制学校,甘肃 陇南748500
摘要:众所周知,初中语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国家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入人心,很难改变,导致老师没能跟紧时代的步伐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情感感受能力有所抑制。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知识核心时代逐渐走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时代。而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时所关注的焦点,语文课本中文章的节选来自我国和其他世界各国的经典文学作品,里面记录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作者在自己所处的年代对当时情境下的社会、环境的感官并且传递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承载着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在教学中融入素养教育,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以此来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同时,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每个学生都祖国的未来,更是祖国建设的力量。因此,老师有义务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初中是学生生涯中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点,但也要引起注意,因为在这一时期学生在心理和思想等各个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变化,所以老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想要达到这一结果,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做改变。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各方面,所以我们应该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1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含义
小学语文是基础,所以语文的核心素养就是可以稳定适应社会发展中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环境等;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基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通过拼读、认字、阅读、理解、写作、交流等学习,将语文知识消化、转化为自身能力;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根据语文知识学习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学习方法、能力、发散思维、独立分析、审美、人生价值、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组合而成;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的精华、简化而成的,不是独立素养,两者相辅相成,就是从核心素养中衍生出的灵魂,是人综合发展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素养的结合体。各位学者对语文的核心素养有不同的见解,同时在不同之处有着相同点。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2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
2.1加强实践,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感悟语言魅力,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师实践当中,教师应该加强阅读教学,利用阅读训练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可以帮助他们去灵活运用语言去创作,以此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对自己父亲有多少的了解?你们相处的过程中都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事情?学生们踊跃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入新课,要求学生进行默读。接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情感,让学生可以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最后,要求学生去想象一下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来描述自己的父亲的,哪些语句表达了对父亲什么样的情感?通过合适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更深入感悟文章的内容,提高其核心素养。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高教学过程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其中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至关重要。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核心素养结合课堂内外。比如,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讲授传统优秀文化,从多个层面来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紧靠教师的传统教育模式远远不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和能力。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应当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文字鉴赏能力方面下功夫,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通过不断地引导和锻炼,从而使其达到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文本情景以及体会其中美意的能力。基于此,实践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同时还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这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应有之义。比如,在《巴东三峡》课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立一些问题来让学生们进行针对性阅读,然后做出解答。具体而言,先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通读,总结并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全文对三峡风光描绘的顺序是什么?本文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来描写三峡景色。通过上述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全文大意,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2.3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的,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应该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语言这门学科是我们的母语,语言传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例如,《静夜思》中我们以明月代表着孤独、与思念,柳这个词往往出现在与古人分别时,代表着作者对友人的分别时的不舍心情。课外阅读的培养,让我们在读到这些词时更能更快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帮助我们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4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实用的,因为在小组中,会让学生独立思考,也会让他们在彼此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找到自己与起他们的区别或者差距。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将有所提高,并且会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第一个会讲到的就是“新闻两则”。新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因此,老师在讲新闻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己先看新闻是怎样写的,进行总结,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彼此总结出的要点,这样就会相应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学生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就会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也会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哪里有不正确的理解,应该在哪做出改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语
总之,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素养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这样既可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意识到素养教育的重要价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融入,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白忠明,潘忠.试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181-187.
[2]方燕红.浅谈在新教材条件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旬,2017(7).
[3]廖凤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浅谈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汉字文化,2017(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