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丽芝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汉族幼儿园 016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人们心头敲响了警钟,也在全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于加强环保教育的思考。习惯需要在长久的日积月累中养成,环保意识也应当从小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要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幼儿园教师应当采用幼儿喜爱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活动,家园联手开展垃圾分类教育。
关键词:幼儿;家庭;垃圾分类;教育
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为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向幼儿普及关于垃圾分类的原因和规则,用游戏、漫画等方式辅助其理解。在幼儿了解了一定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展开关于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将爱护环境的行为落到实处。教师还应当重视幼儿所处环境的创设,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环保意识的熏陶。此外,家园合作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与家长共同携手,方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义
幼儿园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首先要让幼儿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明确如何进行科学、正确的垃圾分类,以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分类丢弃。只有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了垃圾对于环境的巨大危害以及分类的重大意义,才能积极主动地践行环保,树立为保护地球家园做贡献的意识。同时,只有幼儿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才能正确的分类,用实际行动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所以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普及污染物对于大自然的危害宣传垃圾分类好处与做法的纪录片、动画片等等,将理论知识的讲解转变为幼儿喜爱的形式。而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知识竞赛、评选环保小博士等活动,提供一些生活垃圾模型,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检验知识的掌握水平。
二、幼儿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对幼儿开展垃圾分类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不够,教师应当引导其将学会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在教师创设的垃圾分类练习区,幼儿组队将塑料瓶、牛奶盒、啤酒瓶等常见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手工工具,让幼儿进行创意性的改造,变废为宝。在小朋友们开展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幼儿出现知识盲区或错误时,教师应当鼓励其开通脑筋思考,凭借自己的力量探寻究竟,必要的时候进行点拨和总结[1]。
例如幼儿之间对于“装过牛奶的纸杯”的分类的认识,部分幼儿认为杯中有残余的牛奶,属于厨余垃圾,还有的幼儿记得纸杯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因此是可回收垃圾。但事实上,幼儿最后会发现,对于装过牛奶的一次性纸杯,我们应当分开处理,先将杯中的牛奶清洗干净,再进行回收再利用。
三、创设垃圾分类整体环境
教师在幼儿园中营造宣传垃圾分类,鼓励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能够在无形中对幼儿造成良好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关注幼儿活动区域的布置[2]。教师可以将幼儿用废旧物品亲手制作的装饰品悬挂、摆放在教室各处,让幼儿认识到环保让生活更加美好。教师还可以设立环保知识宣传园地,在教室外的走廊墙壁张贴关于垃圾分类的漫画、新闻等等,或将家庭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照片记录整理成一个版面,展示在亲子作品区。
四、家园合作规范行为习惯
3~6岁幼儿环境保护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教师针对幼儿的垃圾分类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联合起来,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而幼儿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3]。如果教师在幼儿园中普及了许多环保知识,回到家中却无人践行,幼儿便感受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得教师的努力功亏一篑。所以,幼儿家长应当与幼儿园教师相互配合,在幼儿的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当幼儿主动将垃圾成功正确分类丢弃,家长、教师应当给予真诚的表扬。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回家之后向家人分享自己今天所学习的垃圾分类小知识和参与的活动,不仅能够起到宣传的作用,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幼儿也可以把自己白天在幼儿园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手工带回家摆放,给家里人讲解这一物品的来历与做法。此外,家长在家中与幼儿接触最为密切,更应当以身作则,践行环保理念,倾听幼儿提出的环保意见,从而实现品质塑造。
结束语: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本措施是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幼儿园教师应当认识到实施从幼儿到家庭的垃圾分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幼儿时期这一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若能以科学的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先进的环保意识,其影响将是终身性的,因此幼儿园中的环保意识培养不容忽视。教师应当避免生硬的理论灌输,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形式,让幼儿能够在无形中接受,并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同彤.有效开展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外交流,2019,26(41):380-381.
[2]古彬琴.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9,(21):65.
[3]郭颖梅.幼儿垃圾分类教育实施对策分析[J].活力,2019,(12):80. DOI:10.3969/j.issn.1007-6263.2019.1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