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娜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16
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真正让学生能够在思维和能力方面有所发展,获取更多。所以,高中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当中找寻到学科的趣味性的魅力。让学生能够不断加强探索,使得物理教学在开展中更加具有趣味性。
关键词:实验探究;高中物理;趣味性;增强
前言:在以往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教师教育观念和外界因素所带来的限制,导致学生在获取一些物理定理、公式的过程当中都只是凭借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比较枯燥和乏味,很难真正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所以,在当前,为了更好的改善这样的现状,就可以加大实验探究。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教育的开展充满趣味性。
一、创设悬念情境,提高教学趣味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假如只是借助苍白生硬的语言来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必然会无法提起学习兴趣[1]。所以,为了改善这样的现状,教师首先就可以通过趣味实验的有效引入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当中解决问题和难点,以此来对理论课程进行导入。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探究产生铺垫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始终充满积极和热情。例如,在讲解“摩擦力”的过程当中,教师在知识导入环节当中就可以让自己制作的玩具车引入进来,并可以带上相应的道具,比如海绵、滑板等,让学生能够集中专注力并选择材料。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小车在跑道上跑的更快呢?”借助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后续的探索,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挖掘小车运动的阻碍力量,让学生有效的进行知识探索,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
二、加强教学启发,提高教学趣味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找寻到自己的定位,应该真正的做到点拨和引导,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趣味横生[2]。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知识点的过程当中,在一些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水流导光让学生尝试着对光纤模型进行设计,来对光本身全反射这一现象进行表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不断地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当中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能够让现代科技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得到更好的拉近。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当中生成自信,提高学习效率,真正的感受到实验操作和动手的趣味性。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高教学趣味
要想更好地达到实验探究的效果,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趣味横生,就一定要将现实生活作为立足点[3]。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当中更加主动和积极,也能够让整个教学设计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所以,教师就应该在实际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构建起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电磁学”这一内容的过程当中,该部分内容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电磁场、电路应用、磁电场、磁电振荡等等,这些知识在呈现的过程当中都是比较抽象且复杂的。导致学生在实际掌握的过程当中很难领悟到精髓。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手机来开展电磁波趣味实验,可以利用手机之间所具有的通讯功能来展现电磁波相关原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加深体验。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辅助,借助实验探究使得教学的趣味性得到增强。
四、挖掘趣味因素,提高教学趣味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当中应该善于抓住趣味因素,让趣味实验得以真正的实现。例如,在日常当中,学生可能会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一些摇骰子的画面,可以将骰子在摇的过程中达到重叠效果,在其中其实也蕴含着相应的原理,那就是在学习内容当中学生所要掌握的向心力。因此,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在桌子上放上几颗骰子,用透明玻璃杯来罩住。一边为学生演示,一边对向心力知识进行讲解。当玻璃杯在平面上处在倾斜状态时,由于物体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惯性,就会带着骰子沿着杯壁不断向上运动。当骰子脱离杯口时,就会将杯口作为圆心来开展圆周运动。透过这样的现象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当中借助相应的物理公式对结果进行验证,让学生懂得向心力越大时骰子就更加容易被人操控。从而更好地挖掘物理趣味因素,让教学趣味性得到不断的提高。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当中,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当中加强学习的趣味性是非常关键的。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当中体验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一方面也能够真正的让学生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实现理论的内化和理解,让学生的解题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创设悬念情境、加强教学启发、联系实际生活、挖掘趣味因素。让教学趣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永珍. 普通高中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探究式教学设计[J]. 学周刊,2020,(19):37-38.
[2]翁美玉. 基于新课改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J]. 教师,2020,(16):94-95.
[3]刘尧.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六个版本物理教材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