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9期   作者:曾柳苑
[导读] 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作为基础阶段,教师和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和学习都不能松懈。
        曾柳苑
        梅州市兴宁市齐昌小学广东梅州514500
        摘要: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作为基础阶段,教师和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和学习都不能松懈。计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要意识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优化策略,以此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引言
当今教育行业相较于从前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学,虽然不要求学生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是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计算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要求。小学生心智还未成熟,可塑性相对来说更高一些,正确的教育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简便计算的能力,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提高小学生数学简便计算能力的意义
“计算能力”是指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计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发展,它是运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等相互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因而提高计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计算能力,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提高。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
计算可以说是数学这一门学科的基础,是数学学科的重要领域,绝大多数数学知识都基于计算。想要学好数学,学生的计算能力无疑是一个硬性要求,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质量,乃至在数学这一学科上可以到达更高的高度。小学的教学可谓是基础教学,基础打好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无疑更加有利。小学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进行培育引导,让学生构建出简单的数学思维、掌握计算方法,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提高小学生数学简便计算能力对学生未来在数学学科上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优化策略
2.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部分教师的计算教学课不生动,学生的参与度低,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更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计算、乐于计算。
比如从练习整数乘除法的口算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记得笔者在上分数乘法之前就把整数的乘法先复习一下,从简单的知识入手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马上学习的分数乘法打下基础。在摸全班底细的时候,发现有好几个学生的乘法口诀表都要背错,就特地的留意了这几个学生,敦促他们流利的背乘法口诀表,当他们能很好的进行整数乘法口算时,观察到他们的心情是喜悦的,并在分数乘法时都认真地去学,在第一单元中成绩有明显提高。还有,在计算复杂的计算题时如混合运算,做同样一道题,口算好的同学所花的时间就短,在考试时就能多花一些时间来思考其他题,更占优势。所以,练习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极为重要。
2.2 转换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一人站在讲台上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现如今,我们应该重视、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应当将学生作为教育
工作中的主体,让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核心,教师进行教育和引导,教师依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指引学生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既然以学生为教学核心,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自主发言,聆听学生不同的声音。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自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放飞思维、 “天马行空”,给其自由成长的空间。

例如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教师提问25×28=?有些孩子很快就能给出答案,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和教师一样运用了25×(20+8),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运用了25×(30-2),还有学生有其他的想法,教师应该允许、鼓励这些不一样的声音出现。方法并没有优劣之分,学生能够理解的、适合学生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2.3 能简算的要简算
学生在做此题时,我要求不能一看到题就做,要先仔细审题再观察数据的特点,看看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若没有跟我们学过的哪一个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一样,绝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也"想方设法的、胡乱的、盲目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用简便方法的就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计算,但要注意运算的顺序。最后,还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数据、运算符号的。
此外,在解决此类题时,既要引导学生进行顺向推理、又要逆向推理。比如∶乘法分配律(a+b)×c=ac+bc、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要会倒过来用。
2.4 学会利用错误,掌握算理
不论是在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不应该害怕出错误,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且珍贵的,合理的处理这些错误非常重要,一方面对教师而言,可以将学生在作业或课堂中发生的错误进行整合,把这些错误作为一种特别的教学资源,对其进行分析讲解,课堂教学更有理有据,且这些错误能够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课;另一方面,学生也通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重新认识,方便其真正掌握简便计算法。比如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分数加减法和四则运算上较常出问题,应专门对这两个知识多加练习。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只会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对于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总是要错,甚至出现分子加分子等于和的分子分母加分母等于和的分母的现象,对此应多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让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还有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小数点的问题最容易出错,很多在计算时小数点没有对齐导致计算错误;在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小数点的位置要弄错,不管是乘法还是除法都会存在此类问题,应教会学生计算方法和仔细认真计算。
2.5 提高计算,要教会学生检查
计算题检查时,不能只用眼晴看,要做到三要∶一要∶看清数据有没有抄错;二要∶看运算顺序错了没有 三要∶用草稿本盖住做好的题,重新算一遍,结果相同则看下一题,若不同要对比一下,找出错误的原因,才能检查下一题。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做计算题,做完再讲,抓好学生平时检查计算题的习惯来提高计算能力。总之,计算题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师遇到学生计算出现问题时,不要简单归结为学生"粗心"与"马虎",应该深入研究错误根源,然后再针对错误原因作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坚持不懈地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束语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不同,计算水平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要采用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计算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只要每个学生能打败计算这只拦路虎,数学成绩就能得到很快提高,就能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得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精准率的有效策略[J]. 张玉珠.  才智. 2020(17)
[2]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杨磊.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6)
[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 王荣香.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1)
[4]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点滴思考[J]. 苏火林.  华夏教师. 2015(02)
[5]试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王永芹.  才智. 20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