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9期   作者: 蒙晓
[导读]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后,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成为了教育者工作的重心。
        蒙晓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民族中学   530500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后,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成为了教育者工作的重心。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清晰明确的了解课程内容,更加熟练的掌握各种公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笔者利用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浅谈一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逆向思维;思维能力
引言: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不仅能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内容,起到良好的巩固效果。还可以为后续理科方面的学习,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利用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开展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既可以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提供良好有利的帮助。
一、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时,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助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不是意味着盲目的迁就学生。而是指所有的课堂教学环节,都是围绕着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逐渐向外延伸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基础进行综合分析[1]。还要注重利用问题提问与师生互动等环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完全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令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坚持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常用环节,也是营造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顺利有序的开展。还可以让教师发挥出良好的引导作用,对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有利的帮助[2]。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时,应从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生长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互动的效果达到最佳。
(三)教辅有效结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利用教辅结合的手段,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对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效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自主思考,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令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印象得以加深。同时,教师应采取鼓励手段,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举手,大胆提出疑问和举手发言,使学生的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令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显著的提升[3]。
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创建生活情境
教师通过创建生活情境的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生活情境的选择上,教师应从日常生活出发,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降低学生对生活情境的理解难度,使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得以集中。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建生活情境的方法,将学生代入到知识内容的学习中[4]。比如,客车与货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客车比货车提前一小时到达目的地。问A地与B地相距多远?这种生活类问题的导入,会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化,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工作。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使每个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也得到较好的提升[5]。


(二)优化教学方法
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与调整,应建立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对解题思路进行重新整理。使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在以往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停留在公式的死记硬背中。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也只是将公式套用在题目之中,未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僵硬,甚至丧失对日常生活问题的处理能力。而优化教学方法后,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习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6]。并在做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采用其他的方法解决。使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有效的提升。在上述的客车与货车问题中,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将A与B之间的路程设为X千米,然后列出方程式X/60-X/70=1,结合之前学习过的通分技巧,最终得出结果X=420。如果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就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可以通过画图解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解题方法。首先设客车的行驶时间为X小时,列出方程70X=60(X+1),通过化简得出X=6。然后再利用花费的时间乘以客车的运行速度,最终得出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得到了较大的扩展,逆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提高。
(三)增加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往往融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并非是单独环节的存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增加互动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令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显著增强。举个例子,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以后,可以通过课堂测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在测验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引导。使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将测试习题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类,能够令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论的掌握情况,对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帮助。当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中等程度的问题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表扬,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四)深入意识培养
由于逆向思维与常规思维互为因果关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使学生更加容易的了解知识理论,令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举个例子,在学习《二次根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将二次根式与数值的平方相结合。使学生较快理解二次根式的内容,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既能够为学生增添更多的解题技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结语:通过对逆向思维培养原则的深入了解,可以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方案,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开展教学活动。更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思维能力。并通过教辅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利用创建生活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和深入意识培养的策略,能够使逆向思维的培养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成长,2020(5):153-153.
[2]杜隆光.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逻辑能力[J].读与写(教师),2020(1):0153-0153.
[3]李清明.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0(11):43-44.
[4]马书红.浅析高职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8):152-153.
[5]王艾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师),2020(2):0029-0029.
[6]马超宾.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1):104-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