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丽
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河南 永城 4766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在高中学生所学习和掌握的各门功课中,化学是其中一门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尤其是高考复习的背景下,学生如何有效提升化学复习的效率成为了广大化学教师的重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考复习;策略;分析
引言
纵观今年的全国高考三套试卷,均从化学视角出发,重视教材原型在高考命题中的映射。今年试题以教材为依据,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突出对基本概念、原理、基本实验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集中体现了对考生基本科学素养的考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反思,修改与提炼自己的认知的策略,其核心特征是:监控、诊断和反思。
1高考复习建议
专项训练,熟悉考查方式。针对高三学生设计STSE专项复习策略,整合与中学化学有关的生活日用品、工业生产技术、能源开发利用、航天、医疗等方面的素材,从中提取考点,系统复习。可从题型、STSE领域、考查方式等复习方式入手专项练习,让考生对每一类题型都熟知于心,在高考中遇到素材起点就较高的题目时可以得心应手。分析题干,提取解题信息。STSE试题大部分是将STSE作为情境出现在题干中,在遇到科研、技术等领域的题干时,往往素材比较专业,难以理解,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对做题失去信心。复习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大量专业素材,组织学生从素材中提取有价值的化学信息,解决相关化学试题。
2设定化学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复习的效率
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定的目标,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使得学生在复习化学知识中更好地提升效率。第一,教师在进入复习过程中,可以在第一次课中从总体情况向学生讲授整个化学复习的结构,让学生明白教师在复习化学中的具体安排,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复习中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从而在教师指导下而提升化学复习的效率;第二,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实施情况而不断调整化学教学的方式,其中的概念性以及理论性知识都需要综合地运用,帮助学生在化学复习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效果;第三,教师在复习化学知识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因为当学生在考试中,需要能够将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运用起来,从而能够正确地解答化学问题。
3合理编写导学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开展高三化学课堂复习时,应将重点放在教材上,认真思考复习的方案、计划。在设计方案时,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计划,确保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真正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复习的有效工具。教师要通过认真研究教材,选出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集中解决疑难问题,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充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摆脱传统复习课堂只重视记忆的缺陷,调动学注意审题,提高分析能力。在高考中,很多学生因审题出错而丢分,在STSE试题考查中,往往会出现问题与解决方案或现象与成因搭配错误的情况,这些陷阱在表述上很容易误导考生,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试误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减少因审题不清失分的情况。
4重视化学基础知识
教师根据化学考试大纲所做出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在化学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化学基础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手要求,而且也是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更深层次化学内容学习所需要的“奠基石”,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化学课堂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然后在高三复习中也要坚持从基础知识入手,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化学知识;此外,根据化学高考试题命题情况可知,有大量的试题都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给教师的启示就是:在化学复习过程中,要把基础知识作为一个重点进行复习,并且能够通过一定的练习题目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5重视课后评价及联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应重视检验学生的课堂复习效果,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效利用复习时间。为了实际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复习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导学案习题,通过有一定典型性的例题,切实增强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在设计导学案习题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例题,难度不能超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复习课结束后,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本节课复习效果的总结,指出学生复习课上的不足之处。教师也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化学知识点,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5核心素养在目标反思中完善
联想重组,诱思交融。调控的技巧在于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科逻辑,层次分明,提高效率。反思的实用性力求教学目标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从认识广度看,要从原来的直接标志上升到间接标志的判断方法。即从混合气体的总压、各气体的分压、各气体的体积分数等是否变化来判断达化学平衡状态。从认识深度看,要充分挖掘化学平衡常数的功能,从定性上升到定量,从而发展学生对化学平衡的认识。化学平衡常数具有承上启下的运用,对电离常数、溶度积常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数据自主探究化学平衡规律,从K、Q关系体会平衡状态。通过测评反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定量角度重新审视勒夏特列原理,完善对化学平衡的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试题设置的实验情景和问题,能帮助学生认识要从实验获取解释问题的证据,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体现了化学实验可以通过严格和定量的化学实验来揭示或证明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高考复习教学中,注重科学训练,勤于反思。主题链接,模型建构,提升思维是反思的关键环节。反思的实用性力求教学目标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选择突出化学知识与化学观念的关联,突出化学事实与化学理论的联系,突出实验探究与化学思维的结合;调控的技巧在于问题的设计,既要兼顾知识点和考点的覆盖,又要吻合学科逻辑,层次分明,提高效率。其次,灵活运用“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模型与解释、符号与表征”等方法、“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方式;实施“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过程,引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整理化学知识结构,使得学生能够在化学知识的体系中,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化学知识。教师应重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真正保证复习兴趣,有效利用复习时间。教师设计导学案应符合科学性的原则,通过从教材中选择合理的内容,切实增强学生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婷.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
[2]曹艳群.“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丁笑.基于个性化的高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