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伟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云南省宣威市 6554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对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日新月异的要求,尤其是在与学生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体育素质方面注重加大了关注力度。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对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需要高中体育教师结合素质教育要求,紧跟新课标改革脚步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展开浅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与健康;有机整合;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意义非凡,在此学习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庞杂,面临升学考试的影响心理压力陡然上升,加之其它因素的影响,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层面上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结合现实需求,改善重体育、轻心理的既往教学模式,将育体、育心、育情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的整体优化。
一、高中体育课程中的“育体”教学优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课程主要围绕《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展开,根据教材内容排布及课程要求,高中体育教学要有别于一般性的闲暇和健身活动,注重对体育运动过程的教学,全方位体现体育运动的实践性、组织性和规范性。要求高中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根本意义上达到增进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需要。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基于校园操场及其余体育设施器材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拟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体育活动及教学流程排布,增进体育课堂活动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真正促进“育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契合新课程标准进行高中体育课程教学项目优化,教师首先要改善传统体育课中的单一运动结构,结合《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学生开设田径、球类、体操类等多种体育项目的综合训练课程,用合乎运动规律的时间运动方法和技能为铺垫,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主体,开展多元化的运动技能与实践教学;其次,教师要革新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打造现代化的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比如利用微课视频等新型教学手段开展各类体育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运动参与度;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增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运动耐量进行阶段性运动内容的安排,切莫让体育锻炼流于表面形式,让学生真正在高中体育课上达成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提升。
二、高中体育课程中的“育心”教学优化
高中阶段,学生普遍背负着较为沉重的心理压力,其来源于生活中的家庭、学习、社交、升学考试等多个层次。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已不容乐观,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在高中学生群体中频频发生,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集群化的趋势。《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排布中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项单独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故高中体育教师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责任,将其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育心”教学目标的整体实践优化。
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下,高中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问题,结合《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促进心理健康”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结合自身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个性化地为学生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案。同时,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锻炼项目中教给学生进行压力疏导和排解的方式,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喊出来,将压力转化为体育运动的原动力;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更多的对抗竞技性元素以供学生进行心理压力排解;开放化体育活动空间和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属于个人的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此外,高中体育教师还可以加强与班主任教师的沟通交流,及时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以反馈,进一步促进班集体心理健康教育。
三、高中体育课程中的“育情”教学优化
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通过体育锻炼达成对体能的提升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囊括更高层次的通过规律化、科学化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增进体魄、健康生活的运动意识,培养运动习惯等教学目标。这就意味着高中体育教师也要做到在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时避免机械讲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为高中体育课程指明了体育德育教育体系化的新导向,这是遵循学生个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时代要求。
依据《体育与健康》的教材内容,在高中体育教育“育情”的教学优化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反馈,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享受运动的体育锻炼情操,将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有机融入整合到体育运动教学及训练中,引导学生规律进行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促使学生养成运动习惯,以期学生在日后的长久发展中借助体育运动不断维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增强身体素质,将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等体育竞技精神品格内化为个人德育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落实,将更多更科学的先进体育教育理念带到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眼前。在这个教育浪潮中,高中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要求的进步脚步,积极充实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用更加贴近学生身心需求的体育教育方法进行高中体育课程的改良,将其作为优化教学质量的一场“马拉松”,通过不断努力探索提升我国高中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成刚.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创新教学[J].南北桥,2017(6):7-7.
【2】徐美平.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探索[J].《教师》,2018(9):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