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民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丁海萍
[导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应是平等的关系,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教师要重视人道主义,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精神。教师要创造公平公正的教学气氛。语文课程标准在对传统语文教学从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之后,所确立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核心思想,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真正推行教学民主。如何在语文教学

丁海萍   久治县白玉藏文寄宿制完全小学  624700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应是平等的关系,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教师要重视人道主义,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精神。教师要创造公平公正的教学气氛。语文课程标准在对传统语文教学从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之后,所确立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核心思想,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真正推行教学民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民主思想,笔者的体会是要从树立以下“三观”入手,来实现教学民主,进而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民主;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31-01

        一、何谓“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化,是指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往活动。它主张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应变性,提倡结论的多样性和获得结论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过程的多样性。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大胆设想,自由提问的权力;尊重学生自由选择行为方式的权利;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保证每个学生之间享有平等的权利。
        二、教学民主的现状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比如“师道尊严”、“师徒如父子”等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是有相当大权限的管理者,教师处于领导地位,学生是从属的被动的,处于弱势的服从者地位。正是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教师往往批评训斥学生,甚至羞辱学生,用强势、纪律、考试分数、考核鉴定等手段打击压制学生,使之服从教师的管理,这样做往往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怨恨,严重的影响了师生关系,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自暴自弃、辍学,这是教育的失败。有的教师利用行政权力如以不发毕业证等手段压制不听话的学生,扣帽子,穿小鞋,恶化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有的教师借助家长的力量来管理学生,向家长打小报告,动不动通知家长到学校,对学生暴风骤雨式的训斥、责骂,这样,极易造成学生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立关系。
        三、实施教学民主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造成课堂教学关系不民主的有多种原因。一是教师教育理念没有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二是教师教育思想没有与素质教育本质要求完全接轨,三是教师教学手段没有同科技创新与时俱进。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观念,向学生敞开自己心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同时,教师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启发学生联想,进行发散思维。此外。还要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评价,具体地讲,就是教师要把课堂的评价权、作业的评价权和平日表现的评价权等部分地交给学生。比如将抄写、默写、背诵等交给学生自检互评;对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进行组内互评、全班点评等。课堂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间的“连心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桥就越坚固、越宽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通过实行教学民主来充分解放学生和充分解放教学。也只有实行民主教学,才能让教师教的“更轻松”,让学生学的“更愉快”。



        四、如何在语文课堂做到教学民主
        (一)以学生为本,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
        实现语文教学民主首要的是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体现民主教育的思想。“民主教育的含义,简言之,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李镇西语)”。
        20世纪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曾经历了“知识本位”“智力本位”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则相应表现在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以“开发学生智力、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科技能、技巧为中心”。以此相应的语文教学方法则表现为满堂讲、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总之,传统语文教学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待灌的容器,一个被人训练、操纵的机器,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没有把学生当“人”看待。
        (二)尊重学生,树立平等的新型的师生观
        实现语文教学民主就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平等的精神。人格面前,师生天然平等。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是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归依,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学中漠视学生的存在,师道尊严,教师是上帝是主宰,高高在上,教师灌、学生听,忽视学生的个性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讲,学生记,答案、理解要求千篇一律,结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凡此种种都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角色。明确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三)创造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
        1、创设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应试教育把教师作为课堂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的权威者,学生被动地服从教师的安排。在权威主义气氛中,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受到框框条条的限制,严重束缚了他们思维的发展。这不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必须是在开放的教学空间中进行。心理专家认为,人的心理越处于自由开放状态,他的创造能力越强。
        2、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师生和谐,互相尊重,自由民主,学生的心理自由度不受拘束,畅所欲言,有利于激活他们的创造思维,提高学习自信心。老师可以从两方面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创设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努力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当学生对这教学情境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对该节课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不但观察变得敏锐,思维和想象活跃,而且情绪也比较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加强。
        综上所述,教学民主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不断地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唯有这样,教学民主之花才可能越开越艳。这是实现教学民主思想的桥梁与纽带。
参考文献: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民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杜东平.中学生物教学. 1997(05)
[2]在语文教学中民主的应用[J]. 李志昂.  才智. 2009(15)
[3]实行教学民主转换教师角色[J]. 胡修金.  人民教育. 200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