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周海泉
[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景观是公共性景观,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5
        摘要:风景园林景观是公共性景观,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次研究就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引入了人性化理念,探究了人性化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丰富园林景观的创新性设计基础。
        关键词: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策略
        1.引言
        经济发展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的精神需求,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国家经济水平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一基础上,人性化理念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先进性理念。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落后,仅有流于形式的刻盘设计效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追求“以人为本”,这是指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保证建设效果的舒适性和便利性[1]。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充分尊重并表达对人的情感关怀,赋予景观亲和力,并通过现金的技术手段和创新型技术联用,实现城市、人、自然三者的和谐发展。
        2.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园林景观的文化价值
        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存在诸多不合理处。设计工作有着深入的艺术、文化内涵,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城市艺术文化建设的体现,更是反映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然而实际的调查情况显示,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大同小异,大多是以城市广场为环境基础,将园林景观融入到广场环境中[2]。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好处,例如拉近了城市居民与园林景观的距离,提升了城市活力。但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这种设计理念和方式无法体现景观层次性,忽略了景观内在的文化价值,从而导致整体的设计效果流流于形式。
        2.2园林景观与环境缺乏协调性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现有的环境基础上加入独特的景观文化,因此根据环境变化,景观设计存在差异性[3]。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方面,园林景观文化与环境不协调的情况,它所展现的文化内涵与实际环境不符合;另一方面,园林景观设计盲目追求景观形态上的独特性,在实际环境中效果突兀;此外,园林景观占用了社会公共资源,并且不利于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等。整体而言,即园林景观建设效果无法观赏体验,与城市环境规划发生冲突。
        2.3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实用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考虑到城市环境的功能性。对于城市环境而言,公共资源的用途有以下几点。一是居民健身需求,例如跑步、骑行、跳舞等;二是休憩需要,给人们提供放松场所;三是交通需求,这里需要考虑到实际人流问题[4]。就此而言,实际园林景观的实用价值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一方面,园林景观大面积占用居民健身场所,或者将场所过分拆分,这是由于前期设计规划的问题;另一方面,园林景观设计的观赏价值过低,无法满足居民放松休憩的需要,或者其规划布局导致居民休憩位置设置不合理等;第三,园林景观设计未考虑到当地的人流情况,从而对行人和车辆的交通状况造成阻碍。
        3.人性化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景观建设因地制宜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先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一者,需要考虑到城市环境的实用价值,保证城市公共资源的运转效率;二者,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保证景观与环境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三者,要在设计工作开展前,有效把握景观设计的功能需求,并以此确定景观设计的主体。园林景观建设是在设计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实际施工时,如果遇到问题,应当以实际环境需求为准,对设计进行改进,不可盲目依据设计效果进行强行施工。

景观建设不仅是因地制宜,更是因时制宜,在保证设计根本理念的同时,追求更好的建设效果。
        3.2景观设计以人为本
        园林景观是大众景观,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的特点。“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是近年兴起且得到广泛认同的先进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贯彻人性化理念是其发展的新动力[5]。设计公共空间的园林景观时,需要综合考虑到不同类型人群的使用需求,特别是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保证景观空间的适用性。与此同时,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居民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园林景观主要有改善空气环境、增强景观空间自然感的价值,因此在实际设计时,可以结合当前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性化建设。例如,城市空气质量和“雾霾”等天气现象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加强景观的湿润性特点,进行湖泊树木的联合建设。这种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周围环境的润湿性,保证环境空气;同时可以增加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丰富性,体现景观设计的系统性;此外,水体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游船、垂钓项目,体现园林景观的趣味性。
        3.3景观运用具有文化内涵
        每一个城市或地区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地域化特色不仅是园林景观独特性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当地人对园林景观产生真实感和亲切感的重要方式。在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中,园林景观是重要的建设手段,将城市历史文明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是园林景观持续向上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中运用园林景观时,需要保证其文化内涵。一方面,设计人员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应当以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为立意基础,与城市风格相统一。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具有不同的文化主题,设计人员在保证基本设计理念的正面性时,可以有创新意识的发挥。此外,园林景观设计的精神文化内涵需要与时俱进,与当下年轻人的思想发展相契合,增加景观建设的生命力。
        3.4提高园林景观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园林景观从设计、施工到建成后的管理,都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素养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成效果。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还需要仔细体会当地的地域风情文化,以及城市的综合能力。这不仅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拥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共情能力,还需要他拥有创新精神。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操作各类机械的同时,负责植物栽植、建筑物建造等,施工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和专业人士的相互配合,因此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在园林景观的后期维护中,需要维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植物养护基础,这对于他的专业性要求同样较高,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同样是实现园林景观经济效益的关键。
        4.结束语
        风景园林是城市的自然元素,这种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反映了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景观设计师当下的主流设计理念。主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在风景园林景观中体现出来,才能使风景园林景观展现出它的价值。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将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怡. 住宅小区中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 414(2):72-73.
        [2]姜晓军. 浅谈城市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260(14):174-175.
        [3]程文桂. 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性化思考[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20):4240-4240.
        [4]蓝揭峰. 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实现策略应用要点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9):3952-3952.
        [5]王雯超.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建材与装饰, 2019, (36):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