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云间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600
摘要:为了强化市政府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构建符合PMC模式下的市政工程造价风险评价体系。从PMC项目管理公司出发,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评测出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造价风险,进而建立市政项目的造价风险评价体系。
关键词:PMC模式;市政工程;造价风险
引言
PMC是一种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其本质上就是业主选择具有经验的专业项目管理公司来协助业主进行工程的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公司会与业主签订相关的承包合同,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且集成化的管理。在PMC模式下项目管理公司既是管理者,又是发包者。项目管理公司作为管理者主要是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与协调。作为发包者,项目管理公司主要是负责与各分包商签订相应的合同并做好工程的造价风险评估。PMC管理承包商对工程造价的评估是能有效的推动市政工程的完成,其控制造价的主要方式是预先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出一定的措施。
一、市政工程风险评价体系分析
(一)风险识别
项目工程的风险一般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以及损失构成的。风险因素就是指潜在的风险,而当风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就能质变为风险事故,进而就会产生一定的工程损失。一般而言,研究风险的步骤是先监测风险因素,在对风险进行一定的评估,最后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应对。在风险识别阶段,要对市政府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同时对专家经验、市场、同类型型的项目进行研究才能相对精准的评估市政工程的风险因素。在PMC的模式中,就是指项目的管理公司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督,在具体的工程开始之前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综合业主、业内行家的意见之后,通过市场调研和行业发展政策的研究确定出较为详尽的造价风险因素。PMC的项目管理公司要对公司的项目法人、合同内容、环境因素、承包方、业主的风险进行综合的评测,通过风险识别流程进行更加深层和具体的风险识别。
(二)造价风险清单分析
根据相关的层次分析法可以将造价风险分解为准则层和指标层两个层次。
从准则层而言,PMC项目工程管理公司所面临的项目造价风险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是PMC制度本身不完善,所以项目管理者要承担制度本身的不确定性风险。第二是项目管理公司在业主手中接过的工程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政策等多重风险。第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业主会对项目进行一定的干预,有时会出现意见冲突。同时也需要协调下面的承包商,所以PMC下的项目管理工程面临着诸多的造价风险。
根据市政工程的业主、PMC项目管理公司、施工、设计等单位的专家提供的意 见,以及综合对比其他专业的工程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情况,准则层可以再次细分成多个指标。第一是自然风险,在项目的实际过程中是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的,尤其是突发的洪灾、地震等不可抗因素会导致材料成本、施工时间、工地的受损等多种问题。第二是经济风险,市政工程势必会受到当时社会的经济影响,贷款利率的变动,或者所需建筑材料的涨价、降价都会对项目的成本造成影响。而且当时的市场竞争也会对项目的推进产生影响。第三是社会风险,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无法协调居民而无法进行及时的拆迁,所以居民的态度本身就会对项目的施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当地的交通状况也会对项目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造成影响,如果当地的交通环境较差就会加大材料运输的难度和成本。再加上临时整改项目设计方案也会对项目的推进造成一定的风险。第四是政策风险,当地的土地政策调整会对项目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不确定的计价模式也会给工程的成本造成不可估的影响。第五是合同管理风险,项目管理公司在于业主或者承包商进行合同签署时会因为合同内容不够严谨,而导致索赔或者管理方面存在着争议。在施工环节中就一些材料的购买或者设计问题处理不妥当也会引发争议。第六是来自业主的风险,在项目的实际推行中会因为规划不足、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办理不全而导致工期延误。业主过多的干预项目的投资和设计或者随意的变更计划也会对工程的造价的预估造成麻烦。
此外业主不及时的给予资金或者移交项目不及时都会额外的加大项目的成本。第七是PMC本身的风险,这种模式下项目管理者与业主、承包方在利益协调方面的不足或者因为自身能力而对风险评估不到位都会造成一定的造价风险[1]。
总体而言,PMC下的项目管理公司会根据项目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及时的做出评估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也会将不同的风险合理的分配给不同的相应主体来进行克服,项目法人所面临的自然、社会以及政策等多种风险除了有委托的业主来承担以外,像合同风险以及项目自身风险都应该由项目管理公司来承担其后果,而下级的承包商也要在其能力范围内承担其责任。只有项目的各个主体都能明确其责任且承担起相应的风险,才能对项目的整个造价风险作出高效的防范且项目的成本也能最大限度的控制[2]。
二、PMC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风险评价体系的创新
PMC模式更加适合应用于市政工程,能够有效的减轻业主的管理压力,而且市政工程的业主一般专业性较差,有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全程的管理和监督有助于提高工程的执行效率。在PMC模式之中的项目主要相关者有市政业主、项目管理公司、下级承包商以及设计等分包商,这些主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工程,而PMC项目管理公司则能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调和作用,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主体。所以PMC管理模式在工程造价风险体系的建设以及更好的推进项目的进行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PMC项目管理商能有效的控制造价。项目管理公司控制造价的途径是非常高效的。第一,在项目开发前期会做出充分且严格的调研,会根据所评估的风险作出多种预案进而有效的规避风险和降低预算。另外只要不产生不可抗压力因素就不会轻易变更方案。第二,项目管理公司会做足调研工作,优化承包方案,在固定的资金下选择最高水平的施工团队和高质量的材料供应商。第三,项目管理公司会就合同的内容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
其次,PMC模式下的市政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价体系,使得PMC项目管理公司快速的明确主要风险,并且协调各方的力量来集中且有针对性的解决最主要的风险,如此一来就能规避更加重大损失。其次,PMC模式下风险指标清单更具体,更符合 市政项目的造价风险特点[3]。
最后,PMC模式下的市政工程造价风险模型更具科学性。其一般是采用灰色聚类理论来进行工程造价风险模型的建造。这种方式测算出来的数据更加精准,分辨率高,所以对于明确各种风险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程中可操作性大。
但是目前PMC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风险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我国PMC模式下的市政工程造价风险指标并没有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同,还是停留在小众层面,所以未来提高风险评价体系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就要持续性的研究和完善相关的指标内容。而且更多的角度是站在PMC的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去进行工程的推进和研究,对于业主以及下级承包商的考量还是有所欠缺,所以就导致了风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4]。
三、结束语
PMC下的市政工程造价风险体系对于市政工程的高效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对于提高项目的专业性、明确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会做出有力且精准的评估,并且会协调各方提出最高效的应对措施。但是其目前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未来要进一步的规范PMC下的市政工程造价风险体系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祖容,邵载阳.PMC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风险评价研究[J].工程经济,2019,29(05):8-12.
[2]李雪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研究[D].2019.
[3]苏耀平.基于工程变更对市政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江西建材,2019.
[4]覃晓娜.研究市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000(011):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