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BIM技术在造价工程中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胡叶露
[导读] 摘要:在开启任何一项工程之前,必然都要进行工程的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评估计算,以便考量工程可投资的科学性和工程施行可能带来的利益和风险。
        浙江华夏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萧山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摘要:在开启任何一项工程之前,必然都要进行工程的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评估计算,以便考量工程可投资的科学性和工程施行可能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实际上,这些也就是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即在充分了解工程的相关情况后,根据工程的设计、施工图等进行成本的预估。而BIM作为一项在目前建筑行业中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技术,可以借助电脑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带来传统二维图纸设计不具备的多种特点,也给工程造价带来的便利。除此之外,BIM技术在工程设计中运用能够大大的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的充分利益,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也将就此进一步探讨BIM技术在造价工程中的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造价工程;发展
        引言: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数据化工具,能够被有效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建造之中,并且凭借其可视等突出特点得到了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可。现如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之从前大大提高,也正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工程建造的实际工艺和材料选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也相应的提出更高的要求。而BIM技术借助于电脑可以进行3D建模,让工程设计较之传统的平面二维图纸更加直观、形象。另外,BIM中常用到模拟技术,将设计图纸以模型的形式呈现,能够展现出建筑中更多的细节,也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因此充分了解BIM技术,并且在工程造价中推广应用,是我国造价工程进行优化升级的良好选择。
        一、什么是BIM技术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最早在2002年由美国的Autodesk公司首次提出,是一项能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建造、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新型数字化技术。BIM技术中会充分利用电脑所具备的数据搜集、存储、整合等功能,将与工程设计建造相关的各项参数和信息数据化,以便达到建筑工程集成管理的最终效果。除此之外,通过运用BIM技术,在计算机的辅助之下,能够便捷的实现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设计、3D模型建立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工程造价中出现的管理效率低、工程造价错误率高等问题。总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能够优化我们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管理督促,同时在BIM技术的帮助下,让工程设计变得更加形象和可视化,给工程造价对于项目成本计算和风险评估都提供了更多细节上的依据,在未来的应用上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BIM技术的突出特点-——模拟性和可视性
        在BIM技术的应用中,会通过计算机进行工程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处理,这也就是说已经基本掌握工程的设计参数和细节数据。因此,只要通过某些设计制图的软件,直接通过电脑便可以将工程的基本设计、施工、建造等模拟出来。在传统的工程建造中,无论是工程的设计还是施工用的图纸都是平面二维的,虽然也能达到顺利进行施工的目的,但仍然存在很多能够被优化和改良的问题。通BIM技术的应用,利用三维立体的仿真模型,让施工人员可以直观的看见未来实体建筑的缩小模拟版,再根据模型让施工人员更容易理解设计者的想法,也更能直观的了解到更多设计上的细节。也正是因为BIM技术所带来的可视性这一突出特点,即便是非专业认识也能简单的理解建筑设计,能够更好的实现各方面的沟通于交流,也让工程造价的评估结果相对更加准确。


        三、BIM技术在造价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决策阶段——提高造价决策的科学性
        在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投资内容进行确定和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备的投资方案【1】。而BIM技术凭借其可视化、模拟化等突出特点,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项目整体信息和细节数据的集成,也就是说BIM技术能够给工程造价提供很多的数据参考,大大减小了工程造价的工作难度。利用BIM技术信息集成库中关于建筑工程各个不同部件的造价信息、预估使用量、采购条件等信息,计算每个部件在完成建筑建造中总共需要的花费,更准确的做出项目支出的评估。同时,在集成数据库的支持下,工程造价师可以非常方便的掌握各项工作需要的数据以及各项数据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对整个工程的有全面的把控,也能更好的评估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项目最终能够带来的利润。利用BIM技术,在决策阶段让工程造价师能做出更加准确的造价评估,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二)、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通常是造价评估的主要阶段,因为设计过程直接关系到最后建筑中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和相应材料的使用量,尤其是在设计阶段会细化工程中的各项环节的施工内容。往往细化这些设计的过程也就增加了造价评估的难度,对于细碎繁冗的各项内容,没有一项完备的计算方法,无形中提高了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而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实行限额设计【2】。不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造价的预判,而是在预估的造价下进行工程的设计,这也就免出了上述冗杂内容带来的造价预估的困难。在已完成的设计基础上,通过利用BIM技术所制作的仿真模型,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结构、实用性等方面再次进行设计的优化。同时还可以借助BIM技术进行模拟实验,排除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在模拟的过程中改进优化设计,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
        (三)、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范围
        作为建筑工程最重要的阶段,施工阶段是工程支出的主要阶段,无论是物料的采购还是人力资源的消耗都将达到最大值,是资金使用的主要阶段。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材料利用不充分、物资浪费等现象,对于很多设计上的细节部分由于操作难度较大更容易造成材料损毁的问题。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施工阶段的支出,并且是不必要的支出,在工程造价中必须将此内容考虑在内。但随着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BIM技术的模拟性能和信息数据集成功能,一旦在施工阶段被合理充分的利用必然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施工花费。例如,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可以通过模拟技术或者仿真模型的制作多加注意设计细节上的问题,在模拟过程中增加工艺的熟练程度,最终减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细节上出现的浪费。另外,通过对BIM系统的利用,可以检测施工阶段各项施工的进程,全面把控各项数据的升降变动,及时的发现规避施工中的风险。也能在全面了解施工实况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控制工程造价的范围,尤其要注意吧工程造价把控在预估范围内,以免出现施工后期资金匮乏的状况。
        结束语:总之,BIM技术作为一项新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技术在造价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BIM技术具备传统造价工程中所不具备的可视化、模拟性等突出特点,在BIM技术中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完成图纸的设计和模型的建立,将原来的二维设计转变为三维立体模型,呈现更多直观的信息和细节。这也就给工程造价提供了更多可依靠的数据和优化调整的机会,能够有效缩小工程造价中存在的误差。
        参考文献:
        [1]周艳红.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
        [2]薛纯,丁钦睿.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中的应用优势与发展障碍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