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剑
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 618101
摘要:伴随科技进步和网络的发展,学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尤其是高中学生,每天为学习忙碌,忽略了身体健康,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一副好的身体,任何事情都是天方夜谭。以新课标为方针,教师为主导,对设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对于跑步这项运动如何专门练习和改进,学习相关技能,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还有怎样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树立学生克服苦难的勇气和意志。
关键词:高中体育;跑步;教学策略
引言:高中体育课中跑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项目,跑步是人们最基本的运动,在日常生活,各种活动,奥运比赛中都拥有很大价值。高二年级的教案内容以各项练习和跑步技术为主,,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等,提升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动作协调性,培养学生坚毅,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时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教案与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二(1)班的学生,该班学生整体对一些体育项目兴趣不够,而且对快速跑的动作要领掌握的不够理想,尤其对摆臂,跑步姿态领悟的不够透彻,从而直接影响了跑速,因此,针对学生的不足,安排各种跑步练习,加强快速跑和耐力跑的练习,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在喜悦中得到满足。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体育《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中提到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平衡、协调都与运动技能有关,现在大多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只是草草了事,简单的带学生运动之后就变成自由活动了,所以只有将时间充分利用,建立一个完整的方案体系,才能提升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
二、调整教学目标
一个有明确严谨的教学目标的课案,才能为学生提供系统有效的方式。在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提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其适合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所以在教学目标上可以稍作调整,符合高中学生的各方面因素和能力。如下:
(1)、运动参与:让学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互相展示自己的动作,提出问题,纠正错误。
(2)、运动技能:通过组织活动,保证学生学会五十米快速跑,耐力跑的正确要领,并为学生讲解跑步的相关知识,跑步的益处以及所需要的注意事项。
(3)、心理健康:在学习中适当组织比赛和考核,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敢于挑战,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
(4)、快速适应:组织团体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高尚品质。
三、确立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教学的重难点,现在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或健身活动没有兴趣,也怯于运动,教师则应通过总结学生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在在课前设定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思维,然后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融入其中。通过专项练习,徒手操和脚,踝各个关节部位的运动,热身之后,渐渐导入新课,引入教材。
学练和过程探究是课程的重难点,贯穿教材方案,以长短跑技术和接力跑技术作为重点,教学流程分为观察—巩固练习—自主锻炼三个层次。观察的目的是为学生演示正确的方式,并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放矢地实行教学过程。在人教版中学体育教材中提到,快速跑的特点是强度大,时间短,难点在于有力的后蹬同蹬摆的协调配合,而耐力跑对改变人体心血管机能系统最有效,难点在于合理分配体力和培养意志品质,跑进中蹬摆协调配合也是重难点。主要过程为教师示范,讲解要领,提出练习要求然后指挥学生统一练习,对于有错误同学指出并纠正,最后实践练习。
四、改变练习方式
体育运动的练习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锻炼质量和身心健康,例如在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一册中提到,要积极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以及柔韧性,耐力跑和快速跑是提高身体心肺耐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练习方式,在柔韧练习和跑步练习方式提出建议,如下。
(1)、柔韧练习。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训练中教师带领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体前屈练习;2、把杆拉腿;3、纵、横臂叉;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练习.
(2)、耐力跑和快速跑练习。耐力跑采用走跑交替练习和轮流领先跑练习,安排学生做各种蛇形跑,对角线跑,8字型跑等跑与走的练习,轮流领先跑时将学生分为10~20人为一组,全组在慢跑中,由排尾的学生开始,用稍快的速度跑到排头后排尾第二个人再向排头跑去,依次轮流做领先跑练习。快速跑练习时,采用站立式起跑,教师示范,两腿有力的前摆和后蹬,两臂前后摆动,逐渐加速,达到最快速度后再坚持跑一段距离。依次做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10组。
(3)、障碍接力跑。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将标志桶摆放至障碍跑的路线,手持接力棒的同学快速绕过所有障碍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位同学,且学生不能跳过障碍物必须绕过障碍物,直到所有学生练习完成为止。
总结:坚持健康第一,安全第一原则,以合作探究为主线,学练融合为宗旨,提升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刘佐露.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2):133-134+137.
[2]肖芹.高中体育《耐久跑之途中跑》教学设计与说明[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0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