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伟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高泽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 日照市 262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小学又是音乐教学的基础阶段,使学生音乐兴趣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因此,就要求我们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提升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不断的探究与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来看,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各项活动中易于分心,自觉控制情绪支配行为的能力不强。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掌握各种节奏。那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活跃节奏教学的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在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与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笔者觉得以下几种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借助身体律动,提升学习主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律动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律动来判断教师的情感,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心情,也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此,教师要结合音乐的主题进行律动的运用研究。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不需要教师的刻意安排,学生都可以活跃起来,而如果教师能认真研究出符合音乐主题的律动,势必让课堂沸腾起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教师要认真研究音乐的主题,为学生起一个好头,让学生一同参与到表演与互动中,让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来展示自己,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表演欲望。
二、创境情境导入,打开音乐思维
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情绪的宣泄,是对个人内心思想情感的外在表达。故我们可以以创境悟情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导入,打开学生的音乐思维空间。小学阶段的学生,情绪往往是以主观化为准则,良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专注的投入到相关情绪中去,从而为音乐的教学作出良好的铺垫作用。
例如,在教学“保卫黄河”内容时,为了打开学生的音乐思维空间,笔者便结合歌曲的相关意境进行了情境的创设。首先,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蕴含的情绪和内涵。同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黄河滔滔奔流的画面,壮阔的波涛,震撼的水声,与音乐旋律形成了美妙的交织,使得音乐的内涵以画面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如此,通过创境情境的形式,就极大地促进了音乐教学的导入有效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起学生共鸣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提升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最终实现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花木兰”内容时,笔者首先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花木兰动画片的片段导入教学。然后与学生进行互动:“大家有没有看过这个动画片?讲述了什么内容?你们能学习到木兰的什么精神?”学生回答后,笔者开始播放歌曲,让学生欣赏后互相交流:歌曲是如何演绎花木兰的?你们能感受到河北梆子的演唱特色吗?学生积极讨论。然后笔者让学生再次听歌曲,用拍手的方式,跟随音乐律动。听完后让学生分组合作,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展现这首歌。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最后让学生跟着节奏,学唱歌曲,同时,笔者播放一些河北梆子的其它歌曲,让学生欣赏,如《秦香莲》、《杜十娘》、《花田错》等。如此,就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了河北梆子的内涵。
四、层次化的合唱,帮助加强掌握
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这一点,在不同的阶段,课堂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低段和高段处于两个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其不同之处,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的时候,很多学生比较害羞,且学习压力陡然增大,也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显得畏畏缩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引导学生,使得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并能够在合唱学习过程中,勇敢开口,不断提升自己。
高年级时期,学生对教学流程已经非常熟悉,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内容应该有所改变,让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课堂的热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总而言之,在我们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更能够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压力。同时,音乐教学和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生活也更能实现音乐娱乐和艺术熏陶的功能。如此,通过音乐生活化的教学就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生活情趣,让学生得到更高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王子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7,37(18):170.
[2]黄荟.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