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中德育教育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 闵昭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初中学生的德
        闵昭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中学 江苏省 常州市 2132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大量添加了有关的于的内容,为了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各地区教育部门也纷纷为初中学校下大了相关培养计划,由此可见,初中德育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其效果也影响着我国国民的未来素质。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效果
        一、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初中德育教育现状
        我国已将德育教育放置在国民教育总目标的高度中,初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褪去了小学时期的稚嫩和懵懂,已初步建立了认知观和是非观,但受年龄影响,这一时期的学生更容易冲动,时常会出现一些不理智的现象,因此开展初中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的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主题班会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海量的网络资源也为初中德育教育增添了许多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德育课堂。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工作思路趋于“一刀切”状态等,因此,加强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力度,增强教育效果已经迫在眉睫。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初中德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工作思路趋向“一刀切”,德育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通过教学培养、氛围渲染、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初中德育内涵,感受德育教育的真谛,因此,初中德育教育需要一定的层次性,既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也要重视在日常课堂中渗透德育相关的内容。然而,大部分学校将德育内容过于“一刀切”,认为德育教育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于是便在德育工作中大量宣传爱国氛围,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导致德育工作效果较差;二是德育工作与实践脱节,德育教育不仅需要理论,也需要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如今,德育教育在初中教材中已有体现,比如在道德与法制课中,学生可了解到“集体”、“法治精神”等内容,以及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在这些内容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学生对其认识过于抽象,很难真正的理解其内涵,这代表着初中德育教育并未与实际生活关联。


        二、提升初中德育教育效果策略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初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目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的大多依赖于教学,比如语文、历史、道德与法制课程,均是开展德育教育重要途径,因此,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在道德与法制课程中,教师在“遵守社会规则”一课中,即可在课堂开始之初,以日常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关于行人闯红灯的小视频,并请学生们来评价,视频中市民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出为什么,这时会有学生回答:“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过马路要遵守规则,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走。”这时教师要给予鼓励说:“非常好,那么谁能来数一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呢?”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回答“乘坐公交要排队上车”、“不能随地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上课发言要举手”等,在学生们回答完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与评价:“大家说的都非常好,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规则,否则我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内的威胁,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吧。”在课程末尾,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场景模拟,比如要求学生模拟一些生活中不守规则的人,观众席的学生要对表演者的表演内容作出评价,进而加深学生对遵守社会规则的印象,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二)正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学生们可以在升国旗、宣传栏中均可以感受到有关爱国的气息,但我国许多初中学校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都趋于极端化,一味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美德和以往功绩,却忽视了我国国家发展历史中的糟粕、苦难部分。因此,初中德育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全方面的看待历史,既要是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辉煌时期,比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亦要了解国家忍辱负重的时期,比如“八国联军侵华”、“鸦片战争”等,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将爱国主义情感植入到学生们的内心之中,引导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伟大志愿。
        (三)立足生活,重视点滴小事
        初中德育教育需要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在思想观念、人生发展方向这类大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也要在日常活动中,重视点滴小事,比如针对学生们浪费的问题开展“空盘行动”、“节约资源”等活动,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珍惜每一颗粮食,每一滴水,在公共场所中也不浪费每一种公共资源,对学校内设施设备进行保护等。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培养过程,不仅要重视教学中的理论培养,也要重视学生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全方面推动初中德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德胜,学校德育范式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1).
[2]胡和显,中学德育教育的困惑及策略[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