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元
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广东省东莞市 523808
摘要:随着人类经济生活逐渐丰富,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愈加密切,而儿童接触经济活动也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基于此,在小学高年段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活动,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对“财经活动”能独立、自信地做出决策,为小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关键词:高年段;财经素养;理财活动;无痕德育
财经素养是我们个人日常财经生活中必备的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观与人生观等基础修养。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就有“财”的教育。如《增广贤文》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史记》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及成语中亦有“造福乡邻,恩泽后世”等传统素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财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优秀的理财文化,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形成优秀传统文化视野和必备的财经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校的办学宗旨是“为每个孩子终身发展负责”,而现代教育的发展已从“知识核心时代”逐步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逐渐成为基础教育学校素养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
一、渗透“无痕德育”,提高财经素养
我校实施的“无痕德育”,旨在让主体在活动中体验,通过自主探究、团队互动等途径来启发、唤醒主体的自我认知,促使主体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在愉悦的状态中接纳道德规范,实现品德内在生成、自我构建和自我教育。高年段学生,意指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对“金钱”的认识主要体现在“零花钱”的支配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部分少年儿童在市场经济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消费角色。尤其是“电商”“网购”时代的带来,使得一部分高年段学生已经涉足,并有这方面的实践与体验。高年段理财教育的内容融入“无痕德育”内容,是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自主探究,唤醒个体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生活中时刻保持乐观、阳光、理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实施和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树立良好的经济品德来评价学生是财经素养教育成败的评价维度之一。
二、开展“理财活动”,提高财经素养
财经素养教育不等同于“财商”教育,不是一门仅仅研究“金钱”的学科,它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覆盖心理、认知、能力、实践和能力等多层次内容,培养的是能够认知和运用包括金钱在内的资源,自信地做出理性决策,规避经济风险,保障个人和家庭幸福的同时有利于地方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一)财商体验,落实财经素养教育
我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旨在从小培养儿童的财经素养,使儿童更好地认识经济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
自从五年级以来,班级围绕“财商教育”主题开展了多项财商技能生活实践活动,如网上购物、银行存取款体验、卖报、超市购物等,活动丰富多彩,内容贴近时代。通过活动,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同时培养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动手能力,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从小培养儿童的财经素养,使儿童更好地认识经济世界,树立学生正确的“金钱观”,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识合理消费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贸易会”争当“小老板”
每学期,我校高年级都会举办“贸易会”——所谓的贸易会,其实是将学生在本学期获取的积分换成代币后,拿代币来购买礼物的活动。贸易会上的商品是学生把家中闲置的文化用品、玩具、小饰品、图书、手工作品等拿到“市场”与同学进行买卖。学生们在“市场”上,积极推销自己的产品,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经商能力。家长只是在旁边当起了临时的“员工”,而贩卖商品、商品定价等都是由学生“代劳”——俨然学生成了贸易会的“老板”“老板娘”,学生可以在贸易会“做生意”。形式以小队为单位,明确各自分工,包括招揽顾客、介绍商品、收钱记账等。在“市场”上,叫卖声便此起彼伏,场面嗨翻了天。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光顾,“小导购”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厂家直销了解一下“来来来,这里买三送一,童叟无欺!”同学们精心布置“摊位”和“招牌”,喊出响亮又吸引人的“叫卖口号”,一时间,叫卖声、笑声响遍校园。整个“市场”,单价数,金额数,奖金数,数数走心;吆喝声,叫卖声,还价声,声声入耳。让人刮目相看的是,有的摊位的生意实在太好了,物品早早地卖光了,孩子竟然现场到“别家”进货,再加价卖出,不得不说,这个“市场”就是一个培养合作、沟通、策划、计算等能力的自主学习课堂。
开展贸易会活动,旨在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平台,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经商过程。通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体验真实的消费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养成良好的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我是理财“小能手”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探索世界的兴趣也是最浓厚的。这个时间,给他们一点点理财知识的启蒙,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索人文社会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些家长也疑惑说,在美国貌似也没有专门的理财课,何以我们要开这个理财课?其实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所有的理财知识已经隐含在各个学科中。曾经看到一个美国小学生的数学教材,在讲分数和百分比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赫然两张饼状图,一张是关于企业财务构成,另一张是个人财务构成。在那张企业财务构成图中,一个正常运营的企业,原材料的成本约是20%,人力成本约是40%……其实,这已经不仅仅是在讲数学里的分数知识,而是在给孩子们上一堂企业经营,甚至是创业的启蒙课。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尝试——给学生建立个人账户,将“压岁钱”“零用钱”存入其中,让学生早早参与个人理财规划,普遍进行金钱认知方面的教育,正视金钱的价值,明智地使用金钱,以及正确制定消费计划。
学习并不总是在课堂上发生,如果我们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着手,生活中到处都是经济学,随处都有理财课,事事如财经素养有关联。如果说金融知识是孩子的一种生存技能,那么理财能力是孩子毕生掌握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财经素养教育以具体的“理财活动”为载体,不是一门仅仅研究“金钱”的学科,更是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实践和能力等方面内容,培养的是能够认知和运用包括金钱在内的资源,自信合理地作出决策,规避经济风险,保障个人和家庭经济利益。同时,财经素养教育并不是说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金融精英,更多的是强调培养其经济资源管理的能力,包括如何积累财富,用最合理的经济支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庄舒涵.何善亮南京市小学生财经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第08期.
[2] 肖敏.中小学生财经素养培养的新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04期.
[3] 董筱婷.财经素养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J].上海教育,2014,(02),27-31.:
[4] 邓馨.浅谈“校园裸贷”现象背后的德育缺失[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