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与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蔡芳英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革,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
       蔡芳英
        江西省弋阳县烈桥中学334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革,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对地理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并能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顺利开展,让地理教学更加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就初中地理学科在教学中高效纳入生活化教学策略提出思考,以供广大教师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地理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习和吸收到来自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而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应当只局限于课本教材,而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服务于学生的日常认知。地理教学生活化,让地理教学和生活之间形成密切的联系,架起“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桥梁。生活化教学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它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文社会环境为前提,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鲜活,营造出更加和谐、轻松的氛围,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从现象中总结规律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1.开展生活化教学地理的必要性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也就是把地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的事物、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的方式开展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活跃、更加有趣味性、更有互动性,让学生对刻板的、烦闷的、枯燥的地理理论知识有不一样的理解。同时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在记忆知识更容易产生关联,方便学生对地理上的坐标、主要山峰、特色产物等地理知识形成形象的记忆库。再者,开展生活式教学地理也是地理学科的本质要求,地理学科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深刻认识到地理学科的意义,采用高效的生活化教学手段,创造更加高效的地理课堂。
2.开展高效的地理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具体举措
        地理学科知识具有生活的应用性与认识性,教师只有在生活中捕捉到教学的素材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呈现,就能让地理学课堂更加有活力,而不是书本上的黑体字而已。同时,学生走进生活,才能与教材有更多的 互动,学习的能动性亦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1深度挖掘教材外延,让教材走进现实中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我们初中学生地理学科使用的教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一轮一轮审核修订的,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意味着它不一定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具有匹配性,这就需要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师根据社会实际情况,二次开发教材,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如在开展人教版七年上册第三章的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这个教学内容时,气候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泛,比较难以把握。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现在住的地方和自己的老家或者是自己在暑假去国外旅游的时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 不同景色,理解气候的概念,明白什么地方在同一个时间有不同的景色,气候起着怎样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我分享,扩散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更深刻地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2.2教学设计案例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重视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让生活化的教学案例纳入设计中,让学生学习到更接地气的、更平易亲和的内容,避免学习和生活存在着陌生感。比如在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常消费行为与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保护》这个课时的时候。教师的课件导入上可以展示在家庭里日常的物品,并且以“我们的生活与热带雨林有什么联系”的话题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物品来源于自然,而自然为人类创造了消费品。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生活的事例中链接起地理知识的共性,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时,也提升了教学质量,让学生与教师在双向互动中达到共赢。
2.3搭建学生学以致用平台,强化学生地理知识与现实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只有在生活中得以应用,才能彰显出学习的魅力和乐趣。因此,教师要积极搭建起学生可以运用初中地理知识的平台,帮助学生认识学生周围的事物。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教学活动为例,学生在学习了降水的变化的表示与判读之后,如何能够更加形象地把握降水的变化呢?教师引导学生以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方式进行,教师在PPT课件上出示北半球某地的12个月的降水数据,让学生依据数据,进行降水量柱状图绘制,并且在完成绘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说明,绘制出来的降水柱状图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理论基础,绘制柱状图,再结合新的了地理知识数据进行课堂活动的融合,高效地完成了课堂的学习目标。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在构建初中地理学科高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是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提升的。让生活化的 教学方式走进地理课堂,既是让课堂走向生活,也是将生活搬进课堂,初中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对生活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感悟力,只有让知识在生活中找得到契合点,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探究精神,在地理学科上也一定能得到更大的进步,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芳.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9,(49):248.
[2]李茜倩.浅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J].数码设计(下),2019,(12):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