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亨地初级中学 65720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将科学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从中产生出多种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有效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对投入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就对初中数学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方式
数学教学需要学生背诵大量的公式定理、熟练掌握做题技巧以及其他的文化常识。随着学生年纪的不断提升,需要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全面。这就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并且由于部分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教育理念,课堂上所使用的固化学习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十分枯燥的学习感受。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运用微课教学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运用微课的意义
(一)有利于突出教学核心
虽然学校和教师已经接受过新课改的培训和学习,但是没有深层次解读其中的内涵,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教育理念。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依旧处于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容易造成学生无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教学重难点,学生之间也会出现明显的学习效果。而将微课渗透到数学学习中,能突出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具体和精炼的微课教学中,能较快的掌握其中的数学概念,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现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基于学生的兴趣使然,只有让学生激发出对学习的乐趣,学生才能自愿加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微课学习中,教师通过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将知识变的生动起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由于微课内容先对精炼,使得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学生接受,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
(一)课前运用微课,培养学习习惯
对于课前预习来说,经过课前预习环节,学生能提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便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传统的课堂预习环节中,由于没有教师的指点和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知道怎样预习或者不预习的情况。这些问题不仅无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将微课渗透到预习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依据视频中所讲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进度中。还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例如,为了能让学生有效掌握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微课预习内容。我们以《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坐标轴、函数和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要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彻底掌握并实践运用。因此,在微课设计的时候,教师先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并将相应的学习文本设计到其中。之后,发送到学生的学习平台中,让学生学习了解。并且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找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会、不懂、有疑问的地方,将其总结和记录。当然,这些不会的知识点可以询问同学、家长,做到及时解决。而对于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留到课堂教学中解决。
将微课运用到课前预习环节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且通过精简的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快速并有效的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这为课上教学打造了基础。
(二)课堂运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考验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想象能力的学科。相比较小学数学来说,初中数学的难度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初中数学的概念点比较多,数学知识相对抽象,不易学生理解和掌握。无法让学生激发出数学学习的乐趣,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数学是学科中最难学的感受。而微课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方式,能把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易于理解的动画贮存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可以经常回忆,从而达到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对于抽象的知识点来说,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物品进行教学。但是受到部分学校的限制,部分物品无法拿到课堂上为学生演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内容,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我们以《相交线》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相交线,让学生激发出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就结合微课进行教学。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将提前找好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想一想图片的事物是不是相交的?然后你们在观察这些图片,图片中的事物其实是分开的。想一想这是什么原理。对,这就错位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就为学生讲解教学重难点。学生也会自愿加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将微课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课后运用微课,实现分层教学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自身记忆能力、学习方式的不同以及家庭教育水平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学习程度和学习层次。并且随着学生年纪的提升,需要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容易出现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一定的难度,况且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增大。因此,为了实现所有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微课设计到课后复习环节中。让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后快速掌握并实践这些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微课设计到课后复习中,快速让学生掌握并巩固课上教学的数学知识点。我们以《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数学内容的课后教学为例。由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应用的,并且这其中的数学知识也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此部分的数学内容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掌握。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不同学习程度的课后练习。在设计数学练习题之前,教师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课上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围绕基础性知识来设计题目,以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掌握住课上知识点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例题的时候,可以多添加一些具有综合性的例题。这样的设计方式,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这样的设计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当然,教师也可以成立学习群,让学生分析自己的题目,让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相结合,能够产生丰富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化所带来的优势。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开展高效教学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还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留伟.微课与初中数学的融合与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6):97-98.
[2]施晓海.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