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周利芬
[导读]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刻不容缓。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避免
        周利芬
        耒阳市实验中学 湖南省        衡阳市        421800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刻不容缓。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避免走极端。必要时用在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在物理模型中使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可以用在知识拓展,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信息技术与课堂完美结合以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信息量最大化,达到物理课堂教育最优化。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建立物理模型——社会科学与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育作为民生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未来,自然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此时作为教师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当中,显得扰为重要。
        要想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思想觉悟问题:
        明白信息技术是手段,目的是服务于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是摒弃传统,一改老一套的黑板板书,全堂课都用PPT,视频,不需要教师的板书,学生就象看电影,一堂课下来,分不清重难点,学生什么都没学到,什么都没学会,而且很被动,身心疲惫,视觉疲劳,哪还谈什么学习效率。这是滥用信息技术的表现。还有的教师排斥信息技术,认为是摆花架子,浪费时间,也没必要,还是老一套的一支粉笔一堂课,这样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学生视野,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两种都是对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误解。也是对课堂信息技术化的片面理解。我们每节课都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些目标,我们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就是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它能把我们用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的,抽象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观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宇宙天体的运动,呈现在学生面前,削弱学生对宇宙的神秘感,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譬如说分子、原子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情况我们可用信息技术中的flash动画显示出来,形象且生动。所有这些都是对受教育者有利而百无一害的,所以一定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
二、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也就是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起来。
下面本人就以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为例,谈一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
电阻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1电阻的概念
2探究电阻的相关因素
3半导体与超导体及其应用。


对于电阻概念的教学,方法有多种方法,传统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不同引入,本人采用的是视频引入。 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是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一切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可以在新课引入时应用信息技术,用视频激发学生的感观,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这对于学生学好物理至关重要。电阻教学,可用雷电作引入。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让人恐怖又心生神秘,而我们播放视频时会消除这些顾虑,能完全放松地去欣赏强大的电流。欣赏完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问移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雷电是大量电荷在云层中定向移动时形成的,这些定向移动的电荷是否受到阻碍?从而导出新课电阻。这样的导入可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欲望,淡化宇宙的神秘感,又觉得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怎能不喜欢物理。
第2个知识点探究电阻的相关因素,需要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好办,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和假设并没有那么轻松,学生由于受到思维的限制,很难建立分子运动模型从而进行猜想假设。这时候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电荷定向移动的物理模型,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模糊问题清晰化,帮助学生思考、分析显然很有必要。所以我在教学电阻的相关因素时先用多媒体播放电荷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flash动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电荷定向移动时受到的阻碍,切实感受到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大大降低了教与学的难度。
物理跟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先进的科技,以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科技与生活中的应用,激起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知道学以至用,立志服务于社会。所以对于半导体与超导材料的应用,处理教材时本人采用的是播放半导体与超导体材料在科技与生活中的应用的视频,增加了课堂容量,丰富了学生知识,展现了物理与科技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物理的人格魅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他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学生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丰富我们的课堂内容。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为新时代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唐 培 琴.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2014(24):41-42

[3]秦 学 梅.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助力实验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S1):157



[4]吴 芳.浅议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01):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