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昌
江苏省宿迁市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学校高中部 223800
摘要:素质教育旨在推动学生的发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背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地理;自主讲解;合作探究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确保学生真正地对地理问题进行了思考。这样教师才能实现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地理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让学生轮流进行课前演讲
课前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前导入过程都是教师来完成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创新课前导入的方式,采用学生轮流演讲的方法,这样更能实现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定相关的演讲主题,并搜集查阅相关资料,组织演讲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有利于提升课前导入环节的效果。
例如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方向出发,确定演讲主题,告诉学生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整合演讲内容,也可以搜集课外知识整合演讲内容,演讲的时间为3-5分钟。我在教学时,按照座位顺序选择了两名学生进行演讲,第一位学生以课本知识为依据,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组成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原则等知识。第二位学生则以课外知识为依据,讲述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等真实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地理知识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结合课本知识,提出一些地理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并展示探究成果。这样有利于教师完善课堂教学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地理思维,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能够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解《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提出“黄河泥沙含量较大的原因是什么”、“水土流失的概念是什么”、“黄土高原产生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有哪些”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探究。在我的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讨论,能够准确地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有土质疏松、黄河流经此地,治理措施有种树种草、植树造林等答案,改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学习状态,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动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控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一样,理解和消化地理知识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把握班内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适当地加快或者放慢教学节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测验,通过地理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握学生对某一节地理知识的学习情况,然后再继续讲解本节知识或者开始讲解下一节的知识,以此来保证自己的教学节奏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传授《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这一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本节的内容后,结合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和物质循环等知识点创编一套地理试题,考察学生对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与转换等知识内容的学习情况。教师要采用课堂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监督,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在学生答完试卷后,教师需要认真批改,分析学生对岩石圈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教师就可以继续讲解大气圈的相关知识,如果学习情况不理想,教师就需要再次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等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以充分确保学生参透岩石圈的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全方位的地理人才,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高中地理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以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为导向,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效果,实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耀强.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19.
2.王鸿缨.地理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甘肃教育.2016,(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