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预习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7期   作者:康义良
[导读] 以学定要求学生以自主预习为主,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一些初中生不善于预习,没有积极预习,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科学实施预习活动,及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从预习反馈中实施教学。首先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题,那么预习题究竟该如何设计呢?以期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同时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指导学生勤于思考,摆脱题海战术,通过精心设计预习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
        康义良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甸沙关学校    四川 凉山    615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7-021-01
        以学定要求学生以自主预习为主,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一些初中生不善于预习,没有积极预习,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科学实施预习活动,及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从预习反馈中实施教学。首先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题,那么预习题究竟该如何设计呢?以期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同时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指导学生勤于思考,摆脱题海战术,通过精心设计预习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深有所触,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以期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贡献一己之力。
        一、前言
        以学定教从本本质而言是关注点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消极接受和被动训练,数学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知识点精讲细讲,认真听课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以学定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需求实施有目的教学,从而为学生善学和乐学奠定坚实基础,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没有学会的知识,充分利用教材、合作教学等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习,需要教师讲的教师要不遗余力,对于那些不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数学教师要依托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而这些信息需要以学生预习题进行了解,因此,精心设计预习题尤为重要。
        二、初中数学预习教学的优势
        1.传统数学教学以先教后练,通过课后训练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投入学习活动中,而掌握新知识是预习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此时学生往往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以开放姿态展示预习成果,而不是被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学习活动中,在预习中解决一些基本问题,这些知识点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节省下来的时间来解决预习中重点和难点。
        4.预习过程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查漏补缺,集中注意力听课
        5.预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节省时间,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6.预习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预习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学生预习质量对于优化教学而言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和积极预习呢?从而为学生善学和乐学打下坚实基础,这需要数学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合计心理思考预习题。这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策略,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燃学生求知欲,预习设计要秉承循序渐进原则,降低问题难度,让学生在预习中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
三 设计初中数学预习作业题途径
        1.预习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预习目的不能泛泛而谈,比如,要求学生预习具体页数,这样的要求很难落到实处,学生积极性往往不强,数学教师应将预习分解为若干小问题来指导学生,预习应具有明确性,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有所收获,同时有助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预习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数量不能过多
        预习应具有层次性,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能取得适宜的预习效果,从而避免学生不知所措,避免学生养成厌倦和恐惧心理,预习要有时间限制,因此,预习数量不能太多,以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当然,预习不是每节课程必要的一环,在来自于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有步骤的预习设计。
        3.精心设计课堂内外预习
        预习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课堂内预习往往在课前几分钟实施,时间比较仓促,但方便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预习来检查学生学习不足之处,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初始阶段,教师要尽量安排课内预习,以期帮助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预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亲身体验预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对于课外预习而言,学生由更多思考时间,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深层次探讨,为此,在设计课外预习作业时,应有利于学生深层次思考,尽量不要设计一些学生通过现有素材就能解决的问题,在缺乏教师辅助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放弃那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并且占据很多时间,因此,对于预习题数量数学教师要严格控制。
        4.立足于新内容设计预习题
        立足于新内容设计预习题,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是,数学教师可以不布置预习作业,以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对于一些数学定理如何区分,对于那些实践性内容,数学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准备应有素材,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提前进行实地哦组方,对于那些复习内容,更要关注,学生可以自主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初步了解教材结构,这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在布置预习时应先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知识点有那些?它们用什么来表示?知识点有哪些组成要素,并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
        四、小结
        一般而言,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而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刻不容缓,以期为学生善学和乐学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预习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预习,定期传授预习技巧,尽快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