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7期   作者:泽旺措
[导读] 为了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汲取同行优秀教学经验,尤其是一些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出一条分层教学的途径。所谓的分层教学是立足于班级实际情况,通过多学生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对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遵循由浅及深的教学选择。以下是作者在这些方面进行的探索。
        泽旺措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藏文中学    四川 阿坝    624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7-036-01
        为了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汲取同行优秀教学经验,尤其是一些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出一条分层教学的途径。所谓的分层教学是立足于班级实际情况,通过多学生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对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遵循由浅及深的教学选择。以下是作者在这些方面进行的探索。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
        1.对学生分层
        因材施教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这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参考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兴趣爱好、基础知识、智力水平等等因素,把全班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大层次,将一些基本情况告知各个层次学生,做好各个层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求学生以更加积极和开放姿态参与学习活动中,通过系统和专业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对各个层次学生实施恰当调整。
        2.对教学内容分层
        问题是数学知识基本组成元素。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所在。而解题是学习数学的主要举措。为此,无论是新知识、训练课还是巩固课都需要以数学问题为依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应将解题贯穿教学始终,以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归宿,除了对学生分层之外,数学教师还应有意识,有步骤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加强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特点联系,精心设计问题,这些问题之间要具有相应联系,遵循由浅及深和有部分到整体,一个大问题应有中心点,设计高、中、低层次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要具有层次,各个问题之间紧密相连,彰显数学知识综合性特点,以问题实施课堂教学,要求后进生解决那些难度较小的问题,中等生解决那些中级问题,优等生解决那些难度高的问题,让知识和学生认知特点密切相连。课堂教学理念是起点低、多层次和高要求,起点低让后进生踊跃参与。依托多层次教学,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进步。
        3.加强教学策略指导
        分层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汇总,以课堂为学习中心,让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不同内容,数学教师依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活动,在这种形式下,学生不会仅仅依靠听来掌握知识而是积极参与,运用自身知识储备去解决相关问题,运用认知结构去掌握新知识,这需要学生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进行转化。数学教师要观察课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二、分层教学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面向整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分层教学能从根本上解决统一教学和学生参与性差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弥补后进生吃不到,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由于对后进生采用低起点教学策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他们消极记忆和被动训练,为后进生转化工作提供借鉴之处,伴随着教学活动由低向高发展,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每节课堂安排不同层次的内容对于优等生是个极大的提高。这有利于整体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而分层教学通过合理分组,将教材内容转化为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掌握数学知识,将那些复杂和抽象的数学知识得到有效解决,学生拥有学习自主权,学生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轻松和快乐的掌握知识,让课堂成为教师津津有味的教,学生快乐掌握,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3.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贯穿初中数学教学始终。分层教学依托对学生分层对教学内容分层以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整体把握,数学教师要正确处理数学知识和各个层次学生之间的联系。一般而言,某个层次的学生在了解所学知识后,师生共同参与,由浅及深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那些低层次问题时尽管优等生和中等生没有亲身经历,但他们有机会在后进生解答问题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快速解答问题,进一步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此外,后进生圆满的解决低层次问题,重新树立学习自信心,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后进生通过努力解决一些问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水平,此时数学教师要引导他们向中等难度的问题迈进,解决中等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灵活处理,尽量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能有所启发,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和灵活性。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思维处于活跃中,让那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后进生能迈入中等生行列,点燃他们学习热情,让优等生更好的解决那些难度高的问题,为他们张扬个性提供有力契机,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相互激励、相互引导,最终共同发展和整体提高。
        三、小结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有些隐藏的优势需要我们深度挖掘。每个班级学生层次不同,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数学教师要精心备课,对教学内容要分层次设计,这给教师带来沉重教学压力。换言之,分层教学给初中数学带来巨大优势同时给教师带来更高要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