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7期   作者:任永德
[导读]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这些年来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本身多年教学经验,通过深入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认为,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师生交流合作等等方面入手,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任永德 (四川省什邡市蓥华八一学校     四川 德阳     6184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7-027-01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这些年来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本身多年教学经验,通过深入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认为,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师生交流合作等等方面入手,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前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所学知识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解决课堂问题就是在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为此,以解决问题为契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具备以所学知识又快又好解决生活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拓展视野,形成逻辑思维。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
        1.课堂内容和学生生活相背离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应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果课堂内容和学生生活相背离,那么很难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能力。比如,教材中的一些加减乘除计算需要在特定行业和特定条件中才运用。
        2.教学环节传统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停讲解,学生在课下听和记。学生通过做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教学问题教学中也时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对这种教学策略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对教师讲解被动记忆和消极训练,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提高。
        3.教学策略单一,学生解题思路狭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一些教师教学策略单一,以至于学生解题思路狭窄,影响着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新课程背景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着重解决策略单一这一不足之处。
        三、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策略
        1.小学数学教师要选择那些和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内容以期更好的实施教学
        小学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活泼好动、探索欲强的特点。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运用贴近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此在解决问题策略中,不仅要选择恰当的内容还要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也利用运用角色扮演法,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计算。
        2.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比如,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更可以通过师生之间交流合作来解决。
        3.小学数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题型和公式讲解,这种教学策略致使学生不能将知识和应用题结合起来,这给学生解决问题意识培养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意识,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形成一个高效的解决问题思维模式。
        4.小学数学教师应构建一种和谐教学情境,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一种融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前提,在这种轻松情境下学生精神放松,会积极思考,发表意见。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教学思想,不要发号施令而是放低姿态,和学生平等交流,意识到学生无限潜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相信每位学生都能提出问题。教师应成为学生提出的指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留出更多思考时机,聆听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打造一种轻松、快乐、和谐、民主的情境,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提出意识。
        5.传授技巧,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这是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基础,如果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会提出一些简单可笑的问题,从而挫伤学生提问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笔者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技巧的知识。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许多学生有提问的意识却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形式提出问题。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提问技巧。比如,对于那些概念、法则、公式等等内容要采用直接提问。而对于那些阅读和计算的内容适合用比较提问。在比较中学生发现这些内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拓展视野,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深刻记忆所学知识。实现对知识融会贯通,起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首先要求学生阅读,随后在对比中让学生明白一些数学技巧,这有利于学生区别数学知识,进而加深印象。而对于那些几何图形的内容适宜运用联系提问,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联系自身所学知识去思考,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形式得出解决,同时联系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提问。
        四、小结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还是对学生现实生活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为此,在课堂教学汇总,教师要加强课堂内容和生活生活联系性,把学生生活中常见和熟悉事物引入其中,积极树立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发挥教师主导,从教学环节、教学任务、教学策略等等方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选择,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