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王鲁燕
[导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各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核心

        王鲁燕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   8333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各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都重视了起来。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语文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目标,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将以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改变课堂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改善传统语文课堂的弊端。因此本文将从会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进行研究,探究在高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素养培养的策略,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提供相应的方法,并能够帮助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帮助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以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在高中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教师应转变自身认识,从而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充分培养,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同时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课程较多,加上任务量繁重,所以在高中阶段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的时间就没有初中时那么充足了,所以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更高质量的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在此期间,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自身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综合全面发展。
一、重视学生自身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教学重点就是阅读与写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两个重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经常是进行单独教学的,两者间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融合性教学,所以学生在高中阶段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时,不能够将两方面的知识进行联系学习,这就导致了高中阶段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将两者进行融合性教学,例如在进行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明确该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个节点运用该写作技巧进行文章的创作,长此以往,学生在进行阅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对写作技巧有着更深的理解,从而保证学生在今后的作文创作时能够借助相关技巧的应用创作出更为优美的文章。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融合性教学,在带领学生阅读相关文章时,能够为学生深挖出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巩固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学习该文章的优美辞藻,为学生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确保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能够有着更加丰富的词语进行自身情感的表达。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将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两大教学难点进行融会贯通,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使得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自身的主旨大意。这种相辅相成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高一上册第七单元《荷塘月色》这一文章时,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在阅读时教师应该挑选重要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朗读,加深学生对这些重要片段的认识。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朱自清先生所描述的优美景象,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感受,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对本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一定的共鸣。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够将景色描写得如此生动?让我们彼此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呢?以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出比喻和拟人两大修辞手法,让学生能够对这两种修辞手法有着更加深入地理解,并且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借助两个修辞手法进行荷花或者其他美景的描述,在课堂即刻就帮助学生消化这两大写作技巧,久而久之,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就会有着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重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一)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这就导致了学生根本不具备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所以这种传统的模式会使得学生自身思维能力被局限在一定程度,无法进一步的进行发展,从而导致了在高中阶段内的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只会机械式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会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变得愈加强烈,从而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独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现阶段,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活跃,能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此外,教师还应该主动地将课堂大部分时间交还给学生自身,让学生明白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样的一个想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如何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祝福》这一文章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后,就应该为学生设定相关的学习任务如这篇文章采用了那种叙事方法?并探究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叙事方法?这样的一种学习任务的设定能够为学生制定好学习方向,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不做无头苍蝇到处乱闯,而是能够充分运用自主学习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探究,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方法应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进行文章的理解和问题的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发展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目标。
总结: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弊端,进行教学方法实践与应用,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秉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崇庆. 在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20):0010-0010.
[2]廖茂荣. 以生为本 强化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19(8):105-105.
[3]程世辉.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几点思索[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