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袁震鹏
[导读]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
        袁震鹏
        江西省 宜春市袁州区芦村中学   
        【摘要】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不是十分理想,而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初中语文教师认真分析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思维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语文思维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正文】目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得到教育相关人群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初中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的有效,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使用的强化思维能力的方法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甚至出现了相反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切实的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认真的分析学生思维特征,选择与学生思维特征相符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初中语文思维能力概述
        语文思维能力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领会语文教师的教学意图,让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时感到更加的轻松,并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语文这门学科因为其本身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方面存在不小的困难。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因为课文文章理解起来并不是十分困难加上初中语文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束缚,缺少强化语文思维能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初中学生受限于自身的语文能力,在阅读和写作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导致初中语文教师许多常规强化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的进行。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将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认真分析班级中学生的思维特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过程中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2.1 使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拓展思维空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对于锻炼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比常规教学模式具有更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多个合作小组,并教学过程中对所有的小组提出需要合作解决的学习问题,让合作小组的学生围绕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互相合作的情况下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各个合作小组得出答案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给出的答案进行启发教学。

比如说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向班级中的学生提出“这篇文章中和春相关的描写语句有哪些?你认为春的美丽具体表现在何处?”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得出答案。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再在学生的答案上进行引申,让学生思考其他季节的美在哪里,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2.2借助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等便捷的搜索工具充分利用各种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将学生的事业进行一定的引申,引导学生将语文课本中学到的内容和实际的生活进行联系从而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在学习《伤仲永》这篇课文时,可以结合一些现实中和课文内容类似的具体事例在课堂上通过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上进行展示。如果初中语文教师仅仅是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往往会让学生感觉这些事例距离自己很远,起不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使用现实案例就可以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也可能会成为像“仲永”一样的人,从而深刻意识到自身即便具有较高的天赋,但是如果出现自满的情绪不愿意努力学习的话并不一定可以成功,反而会逐渐被那些努力学习的人逐渐超越。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但需要天赋,还需要自己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努力,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接受比较优秀的教育,才能够使一个人真正的成才,使学生明白教材中的课文并不仅仅是课文,同时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2.3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体系的认知
        学生对语文知识体系产生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语文阅读,语文写作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从而认识到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比如说在每学完一部分语文知识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文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将各个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有效的强化。
        【结束语】
        总之,要想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必须要在充分认知学生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教学理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同时初中语文教师也要深刻的认识到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并不是有限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长时间的坚持,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强化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聚焦“生命、生存、生活” 升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J]. 刘远平.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9(12)
        [2]探究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 王芳.  中学课程资源. 2019(12)
        [3]借助群文阅读,助力初中语文教学[J]. 李晓晓.  学语文. 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