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潘静
[导读]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常常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
        潘静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第二小学  5503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常常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中去,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由此可见,朗读在丰富表象,引发想象和联想,激发情感等形象思维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
引言
        目前小学朗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朗读教学效果难见成效,语文学习的效果也无法提升。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导致学生朗读教学效率无法有效提升,缺乏与城市学生竞争的能力。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朗读教学,教师要及时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朗读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朗读的热爱;利用生活中的元素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朗读技巧指导,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有效的朗读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为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中,通过对朗读教学的运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感情的体会,进而加强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强化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思维发育不够完善,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文章也是段落简单、结构明快、感情鲜明的文章,这样的文章,通过朗读教学,首先可以对生词和文章大意有初步了解,接着可以深入朗读、有感情的诵读,可以增强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最后再通过细读文章,了解文章中所要掌握的重点字词句。另一方面通过对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教学中学生的普通话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改善一些地区学生日常生活接触较多方言习惯的不足,对有方言缺陷的同学效果更加明显,让这些同学普通话得以掌握,胆量得以锻炼,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演讲和发言,对其日后语言与口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极大程度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当前语文朗读教学的不足之处分析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许多教师仍然将分数和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由于害怕完不成教学进度,对于朗读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大多只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朗读稍作提及,没有分出足够的时间对朗读教学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更有甚者,只是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展示。教师对于朗读教学的不重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想法,导致学生自身也对朗读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注重对自身朗读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朗读能力的缺乏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对文章内涵和情感难以准确把握,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效率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三、激发朗读兴趣
        记得教育家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课文朗读时,先让学生把语音读准,把重音、停顿读好,然后再做好范读,让学生把重点句子读好。在读准字音同时,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反复诵读呢?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人文、人情。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氛围,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水平。阅读教学突出朗读,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品读、评读、诵读、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能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同时,强化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人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感的熏陶。
结束语
        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来谈一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通过朗读能够将学生引入课文中,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并不重视朗读训练,也有的教师只是简单的指出学生的字音不足,朗读教学并没有发挥出真正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4-175.
[2]张琴.探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98-199.
[3]潘翠红.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83-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