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碰撞,精神的交融——语文阅读课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盘亚妮
[导读] 关于语文教学,阅读是重要组成板块,可在以往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难以调动学
        盘亚妮
        广西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  541000


        摘要:关于语文教学,阅读是重要组成板块,可在以往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新课改的有关要求,融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创造自由地阅读环境,强化对语文阅读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实现心灵的碰撞与精神的交融,从而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文章将着眼小学语文阅读,简要分析有关教学路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心灵碰撞

        引言:在新课程标准中,认为阅读是属于一项个体性行为,也是学生收获知识的关键路径,是思想交锋灵魂升华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切实转变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采取多元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助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用阅读滋养学生心灵,将阅读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
一、合作自主式阅读,学生个性化发展
        若是想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提高学生对篇章的心灵感知与情感体验,教师可采取自主合作阅读模式,在自由地阅读环境中突出学生个性,实现其个性化发展[1]。通过该阅读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篇章内容更好地把握,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思考环境。交流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方式,那么教师应在阅读课堂中为学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个人观念抒发自己最真实地感受,而且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反思,这样能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篇章内容。我们以《鸟的天堂》为例,首先教师指导课文阅读,以“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为题进行课堂延伸讨论;学生和教师可一同参与讨论,其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必要的启发,在“针锋相对”的观点阐述中碰撞思维火花,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课文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讨论后教师应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将零散的观点与想法融汇成一条精神主线,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将其融入其中。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若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可通过自主学习模式,在情感体验中营造独立阅读与合作阅读机会,在阅读后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想与心得交流。
二、深挖语文教材精神内涵
        我们以《詹天佑》这篇课文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看到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通过了解,由于当时国内的社会背景以及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加之列强的强烈阻挠,詹天佑的爱国品质体现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中。

在学生对文章表达个人见解时,一些学生认为詹天佑在饱受诸多阻挠后,十分艰难地进行线路勘测中,这也是其优秀品质的体现,就如詹天佑所说:我们的工作必须做到精密,绝对不能存在一丝马虎。因此,在风沙洗礼中艰难跋涉只为了更好地进行线路勘测,昏黄的油灯下夜以继日地制定铁路建设规划,这均是其敬业精神的体现。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主人公所体现的精神进行剖析,说明其对课文有着自己的感受。学生对教材中的名人传记进行阅读时会被其成长与成功历程所影响,在面对困难是需要强大的勇气与毅力,进而对学生的人格加以完善[2]。
三、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才会实现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收获情感体验,切实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依据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年龄特点等因素,创设趣味性强与新奇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地阅读氛围,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与体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阅读氛围的创设。首先教师可以应用榜样力量传导,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搜集和课文精神实质相关的名言与小故事,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阅读思路。(2)课堂民主开放,让学生愿意读。在课堂语文教师应以热情、饱满的精神态度对待每位学生,让其能融入感情地读,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语言美,感悟文章所表示的思想感情。如果学生在阅读时出现错误,语文教师应使用鼓励性语言最大限度理解与包容学生的错误,一方面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还能消除学生自卑与紧张的心理。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尊重学生自己对于篇章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由此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在对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3)多媒体教学技术,调动阅读兴趣。关于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合了画面、声音、色彩等多种因素,鲜明生动的画面与丰富的声音有助于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和作者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沟通与思维情感交流,这样阅读就可以成为一个主动探索与轻松愉快的过程。实际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取多媒体教学技术,依据教材内容搭配相应的画面与音乐,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内涵的思想情感。
结束语:精神交融与心灵碰撞是阅读体验的核心构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唤醒学生心灵感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是每位语文教师需引起足够重视的。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将积极性与引导性发挥出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从而在阅读课堂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闫冰,张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5):325-326.
[2]卯洁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建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8):181.
[3]董忠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46-47.
[4]董阿萍.巩固基础 提升能力 构建体系——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6):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