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东 刘锦霞
安徽省桐城市北街小学 安徽省安庆市 231400
摘要:随着科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学模式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鲜样式,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改革教学模式,革故鼎新,批判继承,设计优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合理最丰富的资源来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较以往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更应该不断研发新课程,更新思想,切实提升课堂质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本文基于我自身教学经验,以小学数学为载体,对提升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的这一论题进行一番说明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合作化;实践化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与学生的课堂融洽度,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师生之间的和谐度和愉悦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综合素养。
一、多媒体兴趣数学课堂,活跃班级氛围
小学高年级数学相比起低年级数学有了明显的难度提升,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好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与特点,不断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技术下的一种新生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利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合的新模式,视听效果的两相结合将数学课堂变得灵活生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备课任务量大,且主要以问答式方式进行,或者教师独自讲授,单调无趣,而多媒体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大程度上给学生带来震撼的视听感受,刺激到了学生的感官意识。多媒体兴趣数学课堂节省了大量时间,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的概念性知识,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授《有趣的图形》这一课时,我就进行了多媒体兴趣数学课堂的开展。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展示,并向学生讲解相应的计算面积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在影像中更好的感知图形的不同特征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多媒体兴趣数学课堂因为其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激发学生利用分割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计算。因此,多媒体兴趣数学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中图形美的探究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加强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合作化小组数学课堂,培养逻辑思维
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学生自由结组,一般由3至5人一组,小组成员之间的集思广益,教师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合作化课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与老师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可以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讨论兴趣,然后指导学生一起进行分析,不同的学生一定会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回答有正有误,教师可以发挥启发作用而不直接帮助学生解答,而是让学生自行对问题进行探究,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不断激发其学习主体性。
合作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帮助,互相讨论问题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学习进度也会加快,提升课堂的整体效率。
例如,在讲解《可能性》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合作化的小组数学课堂。我组织几名学生轮流摸球,摸出一个球,记录一次是什么颜色,然后把球放回盒内再摸。绿球用字母A表示,红球用字母B表示。然后我提出课堂讨论的问题:实验结果和大家的猜测一致吗?为什么?教师可以请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作答。
师:谁汇报一下小组交流情况?
生1:我们组摸出的绿球次数多,红球次数少。
生2:我猜对了,摸出绿球次数多、红球次数少。
生3:和我的猜测一致。因为盒子里绿球多、红球少,所以摸出的绿球次数多、红球次数少。
师:摸中绿球的次数多,说明摸中绿球的可能性大。
我作为教师,进行课堂小结,这个摸球游戏告诉我们,虽然事情的发生是不能确定的,但是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大家需要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合作化小组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不断进取,相互取长补短,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开放,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逐渐提升。
三、实践化开放数学课堂,提升应用能力
“实践出真知”,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的目标,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堂实践活动,设计综合性、趣味性的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思维,合理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课堂实践活动与知识的融合会使得知识更易理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讲求“眼看,心想,手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获得的知识会更加牢固,数学模型、教具或者实物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显著提高。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进行了实践化的教学。教师为学生带来一个长方体的模型,教师利用模型来为大家做详细的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数这个图形的边,让学生数出来一共有几条边,然后教师来引导学生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立体图形的学习一定要结合实际,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动启发学生去思考并计算。所以实践化开放数学课堂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方体是由六个平面组成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拼接来了解长方体的构造,让学生对其加深理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经常运用多媒体进行兴趣数学课堂教学,活跃班级氛围,运用合作化小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运用实践开放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提升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成为具有专业素质的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修养,不断打造生动化的数学新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敬文.解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91+98.
[2] 孙建花.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39+142.
个人简介:
齐晓东,1974年1月出生,男,汉族,安徽省桐城市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刘锦霞,女,小学高级教师,安徽省桐城市北街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