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继革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广州市 510600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在很长时间里面临着一个困境,即学生们被动接受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数学逻辑思维等内容训练,却不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不明白具体的数学公式、定义的发展历程,也不明白数学作为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当学生对数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时,学习兴趣、数学能力提升空间、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思维方式都会受到限制。而在课程改革推动下,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栏目所解决的正是上述提到的问题。
关键词:“你知道吗”栏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从当下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结构来看,“你知道吗”栏目涵盖数学历史、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经典数学问题、数学文化等内容。这些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数学自主学习探索目标,甚至有助于学生尽早明确个人的学习追求与崇高的梦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该栏目的价值,充分发挥该栏目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一、“你知道吗”栏目的特点
从小学数学人教版的教材编排结构来看,“你知道吗”栏目并非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都有设计,且从栏目信息与单元教学要点的紧密性,并不是特别强。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小数除法”单元中“你知道吗”栏目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是“数字黑洞”?在该部分的内容介绍中,对“数字黑洞”所下的定义是: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陷入一种循环的境况。因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这里的单元内容与栏目内容并非紧密衔接,互相影响。这就意味着老师在实施该栏目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有更多的调控空间与弹性。
从栏目承载的内容来看,总体可归纳为数学历史、数学知识延伸、生活常识三大方面。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三个方面教学内容所实施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必须有所区别,才能针对性地将栏目呈现的信息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吸收的信息。
从栏目内容的难度系数来看,除了该栏目中的数学历史更偏向阅读属性,例如,负数的发展与运用。而关于数学概念、理论、公式发展的内容,或者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其难度都比对应单元内容要难一些。因此,需要老师根据栏目内容的难度,结合学生对应学习阶段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
从栏目内容的表达来看,该栏目的信息往往是短小精悍的,好处在于方便学生阅读,不利之处在于,学生们无法快速理解其中涉及的生涩的理论、公式。因此,需要老师针对这些内容做“二次加工”,以言简意赅、容易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消化这些信息。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你知道吗”栏目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你知道吗”栏目的具体内容设计教学渗透策略
上面提到不同教学内容所需实施的教学策略应该有明显的区分,以数学历史为例,这一类内容可以借助纯粹的发展历程讲述或简单的课件展示,就能够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知识与信息,且该部分内容相对简单。那么,老师可以授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历史部分的内容,其中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历史信息查询方式与途径,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主探究该部分内容。
针对“你知道吗”栏目中较为晦涩难懂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对内容进行具象化地阐释。以“抽屉原理”为例,可以导入相关的微课教学视频或其他动态场景,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抽屉原理”涉及的应用类型。且借助该知识点的难度,渗透小学奥数相关的一些习题,帮助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水平上,实现能力提升的训练。即遵循“导入‘你知道吗’栏目知识→引入具体的数学能力训练→不断加大相关习题难度→训练与提升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这一教学路径。
(二)将“你知道吗”栏目设计为自主学习与发散思维课堂模式
教师在渗透 “你知道吗”栏目部分的教学内容时,不能舍本逐末,为了实践该部分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整体的教学计划。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与内容来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首先确保学生的数学基础是扎实稳固的,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再考虑能力的优化与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知道吗”栏目的内容其实具有区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作用。因此,老师可以考虑针对该部分内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小组互助学习模式。
比如说,在设计“你知道吗”栏目的“七桥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对该问题的历史背景进行探究,并且根据这一经典问题,尝试设计以“七桥问题”为模型的例题,设计要素包括练习题和答案。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让每一个小组发表、展示学习成果,以及让每一个小组交换各组设计的创新“七桥问题”,再进入新一轮的问题探究中。在每一个小组发表讨论结果后,由“出题组”对“答题组”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教学目标。而在课堂上将主讲权让位于学生,老师则作为教学观察者与引导者角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成果给予指教,帮助学生打开自主学习时的思路。同时,也实现了借由这样的课堂模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将学生由单打独斗的学习状态引导到协作探讨的学习状态中。且通过设计学生主讲课堂中的质疑、提问环节,锻炼学生的问答应变能力、反思质疑精神与数学发散思维。
结束语:“你知道吗”栏目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作用在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需要老师从内容出发,通过实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探究欲望、互助学习的教学模式,将该内容模块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许威红.打开"你知道吗"之窗,领略数学之光[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9,(11):92-94.
[2]戴继伟.感悟数学精髓——以小学数学教材中"你知道吗"例谈数学文化氛围创设[J].新课程·小学,20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