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何佩
[导读] 结合自身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本文认为在小学数学阶段,必须要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何佩
        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柳枝小学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结合自身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本文认为在小学数学阶段,必须要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基于这样的现实思考,本文认为,首先需要采取小组探究合作,其次则需要运用教学智慧灵活调整课堂节奏,最后则需要在生活素材中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小组合作;教学智慧;生活素材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内容的深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已变得日益重要。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实效性,教师需要利用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运用思想方法点燃学生的数学梦想。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技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品质。
1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数学思想方法对于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可以采用诸多方法来渗透数学思想,以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依然沿用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整体氛围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知识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基本上也很少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数学重难点知识时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这对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机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促使学生从整体角度出发加深对数学学科的认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2促进学生认知数学内涵,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思维启蒙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教师需要制定优质的教学目标,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数学内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将数学思想进行分类,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方法指导,逐步提高学生提炼和理解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准确地解决各种数学难点、疑点问题。首先,教师应整合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促进教学内容与思想方法的有机融合,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演绎和推理数学知识时,简化读题和解题过程。例如,教师在教《简易方程》时,可以利用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认知方程的意义。通过在例题讲解中全方位地渗透方程思想,不断培育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验证和推理方程知识。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不断锤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指导学生找到解题的简便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换元、配方等数学方法,降低方程题的难度,从而在夯实学生方程思想的同时,使学生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方程知识。
3积极采取小组探究合作制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之上进行主动交流。教师设计一些题目,然后分层次地下发给每一个小组,每小组获得的任务和题目都是最符合本小组综合素质和学生水平的。学生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将这道题目解出来,他们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这远远比教师在黑板上一遍一遍地列出竖式和解题更加有效。举例来说,在学习统计相关知识的时候,统计知识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最终也需要归于生活,在开展这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充分地利用小组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深入社会情境当中去,不断地进行统计。

由于统计任务是很难划分出难易的,所以教师在下发任务的时候只需要重视统计主题的不同即可,不需要特别地强调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举例来说,如果将本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五个组的话,那么,教师就可以选择五个不同的生活性情境或者是社会性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些情境当中进行合理的探究。例如:第一个小组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每天的支出费用做一个统计;而第二个小组则要求他们进入超市当中,对于不同的肉类食品价格进行统计。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做好统计表格的表头,并设置其中的内容,选择统计的方向和类别。但教师切忌参与过多,而是需要将统计的主导权归还给每一个小组的每一个组员。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探究和社会实践当中进行反复练习,才能够使得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拓展和发散学生的思维
思维能力决定学生消化和理解知识的水平。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在情境教学中根植数形结合的思想,逐步帮助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提升解题的质量和效率。在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过程中,教师需要巧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数学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从数学实践中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字与图形的关系。通过熏陶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形结合思想。
5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练习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可以借助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练习来实现数学思想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机渗透,进而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数学题进行解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理解与掌握,也有利于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与掌握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题的强化练习时,教师还需要做好数学题的挑选工作,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导,选出最适合小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学习需求的题型,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6借助实际生活渗入数学思想,挖掘数学课本上的数学思想
要想将数学思想很好地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改变原有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将数学思想融入到数学中。数学思想不仅是一种教学的理论,还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学生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体系,数学综合素质才能有所提升。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课本上蕴含的数学思想可能比较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数学课本找出其中的数学思想,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在教学中渗入。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很多时候都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试着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际问题引入进来,或者借助生活渗透数学思想。比如,在学习“线”时,教师可以先使用一些动画来演示不同的线,然后让学生在身边寻找各种线,如直线、曲线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不能总是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高低优劣的唯一指标,而是应当考虑到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拥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这不仅需要教师单方面的努力,也需要教学对象的大力配合。教师必须要丰富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使得课堂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和谐,令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当中,这样数学学习就不再是困扰小学生的难题了,数学思想的渗透自然也就不是梦想了。
参考文献:
[1]曹春琴.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新课程研究,2019(19):77—78.
[2]刘俊铭,梁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