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刘友安
[导读] 近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刘友安
        四川省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  643200
        摘要:近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新型班级管理机制出现了,那就是将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科教学工作建立深度联系,充分挖掘学科价值,将学科教学课堂阵地作用充分发挥,使有效班级管理得到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级管理;情感教育
        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是启蒙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课程,更是学习其他科目的一门工具课。一个班级里舒适的班级环境、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当然这与班级管理的目的不谋而合。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紧紧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效结合,加强教育管理艺术,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要让在二者相互融合、彼此促进[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关系
        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班级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相对其他学科教师有更细腻的心思,更加丰富的情感以及更加细致分析能力。具有人文性、教育性、感染性的语文学科,对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学习有很大帮助,要让同学们感受语文知识思想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认识。
(二)小学班级管理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多彩的班级管理活动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普遍的班级活动包括朗诵、讲故事、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的日常体验得到丰富,也能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班级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语文课程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实践性,能集中实现语文学科与班级管理两相结合[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对策
        由于小学语文与班级管理工作联系紧密,教师想要推动小学语文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情感教育,营造教育氛围
        小学生活情感饱满、好奇心很强,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他人的情绪很容易感染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就要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感受情感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约束行为,从而形成得体的行为举止,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
        语言的巧妙与方式的多样,也是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时需要注意的。在语言方面应当注意语气、用词,真实性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很重要,因为真实的故事与情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情感教育策略上,教师可以开展活动,如朗读活动、讲故事等活动,也可以使用实践手段,如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新闻等,都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得到有效融合[2]。
(二)深入学生,加强沟通交流
        让学生在爱的浇灌下成长。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教师都应当关心学生、理解学生,这是开展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的前提。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思维,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着特殊可能异于成人的含义。在语文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中,教师不要歪曲学生的行为,也不要马上否定学生,应当多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2]。
        如在语文课堂上,某位学生突然制造出噪音,他的身上就会立刻聚集学生们的目光,学生也会忐忑地望向老师。如果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阻碍了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不要直接当众指责学生。

教师应当维持课堂氛围,暗示学生行为错误,让他尽快回归课堂学习,在课后和他进行谈话,了解课堂行为的原因。这样的教育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也维持了学生的自尊心,工作方法深入学生内心,优化了教育,提升了管理效果。
        (三)丰富内容,挖掘教育素材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是非观还不完善,更多的是依靠直观感受认识事物,这就为班主任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加大难度。而语文内容深广,教材内容和课外教学,都包含了真善美德内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掌握语文教学特征,落实班级管理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实现对学生正确的三观教育。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中一些深刻意义的语句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提升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使思想教育的目的得到实现。比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时,其中有段话含义深刻,是文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即“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仿写句子时,让学生用不同的事物比喻诱惑、道德抉择,帮助学生理解句子背后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与情感。
(四)创新教法,促进能力发展
        想要有效地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就要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活动,教师可以选择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方面,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合理的分组会更有针对性。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团结协作意识得到增强,这样语文学习有效,大家完成班级任务才会更有效。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在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生活中到处是语文,而实际生活又能帮助班主任管理工作得到促进。教师想要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就要采用语文课堂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方式。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文章《春》时,教师导入文章,带领学生走入美丽的春天,在班会上开展小春游班级活动。学生将春天的魅力与大自然的神奇在班会中表达出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加强了学生对《春》的学习,二者巧妙结合,也使有效语文教学与有效班级管理得到结合。
(五)榜样作用,运用强化管理
        学生接触的人和事都会影响学生,包括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语文老师,作为班级管理的执行者、管理者,应当在开展教育工作时约束自己的行为情绪,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学生免不了会做出正确的行为与错误的行为,这时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策略,即鼓励学生的优秀行为,放大学生身上的优点。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达到科学的教育目的。
        结尾
        总的来说,语文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就采用合适手段和教学策略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穆志伟.“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C].延边大学,2018.
        [2]李玉珍.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的价值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No.510,132-133+138.
        [3]马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D].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