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强
河南省新县八里畈镇初级中学465512
摘要:实验的教学形式就是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实验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比较被动的,没有真正地理解物理知识,也没有做到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所以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初中物理与其他科目的不同之处,就是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实验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深层次把握所学习的物理内容,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教学模式
引言
探究是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自发产生的一种探究其答案的欲望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探究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的,是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它始于感兴趣的问题而终于问题的解决,探究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又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初中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也具有上述探究的特征,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实验教学法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实验教学法的主旨是利用物理实验来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补充和验证功能。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物理实验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设计物理实验、得出结论、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锻炼了学生的物理实践技能,更是对大脑思维的一种延伸,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其次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与互动性,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学生在不断的物理实验设计和模拟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个性认知。
二、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学科中的实施策略
(一)在实验教学前为学生进行理论指导
初中生对于物理实验尚处于浅层次的了解上,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应该率先为学生进行实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防止出现破坏实验器材的现象。
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明确的指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哪些数据,从而为学生的整个实验提供一定的方向,提高教学效率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物理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不论是基础知识讲授课还是物理实验操作课,教师往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着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教师无法清楚地认知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课堂开展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在分组实验中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制作一些有趣的手工实验来让大家真正体会到物理和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说和物理《力学》有关的不倒翁、与《声学》有关的听筒等。此外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课堂活动安排中,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和物理实验相结合,来完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让学生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比如说在学习《固体之间的扩散》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一现象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看不出什么具体现象,所有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仿真实验室来完成;又比如我们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水银是有毒的,我们不能通过实际的物理实验来进行观察,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来完成实验。
(三)教师转变教育思维和理念,重视实验教学模式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熏陶,教师已经习惯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对于实验教学法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需要提起高度的重视。具体表现在:(1)备课阶段,教师要进行教案设计和实验步骤的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巧妙的融合,对于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2)上课阶段,教师要率先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实验教学的预演,在准备妥当之后,由教师确认实验主题,并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试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桃桃.完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09.
[2]杨彦德.试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37.
[3]吴丹丹.基于协同实验平台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8(3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