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晓林
云冈区杨家窑学校, 山西 大同 037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互动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拾于课堂之上。互动教学能够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加深学生的课堂感知,是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互动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更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更强调民主教学与师生平等,可通过多种模式来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应用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课堂;教学策略
导言: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对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提升互动教学有效性,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显著提升。因此,在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将互动教学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师与生和生与生之间的共同对话与交往,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进而为其未来健康和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特别是通过大力实施互动教学,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实施互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进行互动,可以让学生情景游戏的过程中更深入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教学内容的指导意义,并且能够在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 互动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2.1 课堂教学必然要求
由于在中考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而言在重要性上明显不足,因此学生和教师在重视程度上有所欠缺。不少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升学考试没有过多影响,因此并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在课堂上思维无法紧跟教师的步调。同时,这类课程通常每周设置的课时较少,但授课内容并没有相应减少。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均较大,学生的理解仅停留于表层,缺乏深入分析的动力与时间。除此之外,在课堂上由于重视性不足,教学进度压力较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极少,不少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即可,并未重视学生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反应,因此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必须通过师生互动达到双向了解、双向沟通的效果,在课堂准备、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进度安排等环节有所优化。
2.2 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偏向于理论性课程。在互动教学模式下能够通过对日常生活实际状况的引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中方方面面涉及到道德或法治相关问题,认识到这门课程并非单纯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也可有所体现。通过课堂互动营造一个善于思考的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在讨论或思考的过程中将浅显的人文知识上升到逻辑层面的认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在互动模式下,教师更能够了解学生的理解与看法,可在课堂上通过对实事新闻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与法治所涵盖的内容以及精髓,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3 激发学习主动性
不少初中生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看作类似于洗脑的普通课程,认为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关联程度不大。学生极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知识点有关的事件或案例,因此在此方面并不重视,也不愿在课堂上开动脑筋。在互动教学下,教师可改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偏见,逐渐通过讨论以及头脑风暴的思想碰撞对该课程产生兴趣与主动性。通过激烈的实时分析问题、辩论讨论交流,营造更为和谐、开放式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理念。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下,逐渐将学生带入道德与法治的世界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提升学习主动性。
3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3.1 引入情景教学,展开课堂互动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推进中,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一方面应注重为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应在互动中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参与实践的机会。为此,可依据不同章节的重点不同,展开多元化教学,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例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吗”的教学中,教师可应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将自己想想为一棵树、一粒种子,进而让其展开探讨“假如我是植物,我的一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平台查阅关于“自然界最长的生命”这一问题,使其认识到生命本身已是奇迹,生命并非永恒的。作为人类,只有找准自己生命的位置,积极的承担使命,生命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用阳光的心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珍爱生命,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更加懂得生命的延续并非只是“活着”,还应对祖先精神和使命的延续与传承。
3.2 进行教学延伸,展开课堂互动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互动教学中对教学重点的延伸。例如:在‘我’和‘我们’的教学中,除了应使学生正视自身与他人、集体之间的关系,还应将学生置于社会、国家的大环境下展开授课。如社会医疗保障中,我们享受怎样的服务,师生一同探讨这些服务将由谁“买单”;相较于仍有动乱和战争的中东国家,社会的稳健发展、我们能够安心学习,其最主要得益于什么,是谁在守护‘我’和‘我们’的和平。使学生既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又在互动教学中渗透家国教育,将“集体”的概念进一步延伸。
3.3 注重有效提问,展开课堂互动
为了增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感,并具有探究学习的获得感,教师应注重对有效提问的设计。在拉近师生距离中,发挥互动教学应用的有效性。例如:在“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中,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很多人法律意识相对还比较淡薄。为此,教师可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课堂问题设置,使其在互动、沟通、探讨中认识到生活中法律的无处不在,我们的社会离不开法律,树立学生良好的法制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3.4 增强社会实践,进行互动延伸
为了进行教学扩展,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中。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对互动的延伸。例如:在“延续文化血脉”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一同参观民俗博物馆,访问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拉近学生与课本之间的关系,并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员”、“记者”竞聘的方式,使其多方收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具有竞合意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文化自信。
4 结论
综上所述,将互动教学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不仅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不断延伸和改良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方式,创造和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环境,进而为学生健康和全面的成长打下可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佳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240.
[2]陈小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6):29-30.
[3]赵旭明,王润霞.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学周刊,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