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梦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 朔州036000
摘要:在电力行业,电力系统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电网的运营和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其中就包括用户的用电信息,是电网营销的核心数据。但由于数据量大而面临着存储与处理的困境,这种现状使得电力企业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平台成为必然。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用电信息采集;应用措施
引言
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依托于电力资源的应用,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各行业的用电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以往人工电力营销模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智能电网的发展,且人工信息采集的低效率性、低准确性严重影响了电力营销的开展效果。通过建设智能化、全覆盖化、精准化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实时采集用户用电量信息、电压信息以及负荷信息等,达到用户在线监测的目的,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开展,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打下基础。
1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
大数据是区别于传统的数据概念而提出的,它本质上也是一种普通数据,只是在数据量上已经远远突破了传统数据存储与处理工具的极限,因而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大数据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人们对新的数据处理平台和处理模式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大数据区别于一般的数据主要在于其以下几个重要特征:大数据不仅仅是数量的巨大,而且是数据类型和数据格式的多元化。由于数据过多分散,形式多样,因此其价值密度不会太高,但其本身的价值却是巨大的。大数据不仅在当前是海量的,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快速地增长,这也使得大数据处理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数据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大数据处理包含着复杂的数据清洗和转换过程,大大增加了处理难度。在庞大的电力系统中,从生产一线到营销调度,无处不在产生数据,而且电网中产生的数据绝大部分都是非结构化数据,每年都在以指数形式增长,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逐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成为电网运营和技术优化的重要依据。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原则
针对采集系统的建设,必须在系统设计阶段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其系统设计效果满足预期要求。(1)先进性。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必须满足先进性要求。作为现代化信息平台,采集系统核心内容体现为应用相关信息技术,所以在构建信息采集系统时必须立足于对信息技术发展特点的分析,确保系统中信息技术应用具有先进性、智能性,以期借助信息技术转变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现状,保障信息采集平台的智能化、科技性。(2)规范性。针对信息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原则标准。建设前期需按照规定要求制定科学的系统规划方案,以此为依据打造高质量信息采集平台。同时,遵循相应技术标准设计信息采集平台的通信信道、计量设备结构,实现对信息采集系统的规范化、统一化建设。(3)实用性。信息采集系统构建的核心理念体现为用户用电服务的提供,所以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在建设前期阶段,深入调研用户用电服务具体需求,以此为依据分析并明确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素,在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建达到用电企业预期目标的同时,满足用电客户的具体服务需求。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用分析
3.1有助于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效果
依托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用户的具体用电情况会被电力企业实时且全面监测。
在此基础上,用电企业可加强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监管,全面监测是否存在线路损毁情况,避免在用电期间出现异常用电现象,第一时间解决电路损坏问题,提升用户实际用电情况监测的精准性、实时性,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用电服务,大幅度提升用电管理水平
3.2助于提升电力营销工作效率
在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工作可以说是重要的基础,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服务质量,决定着电力企业是否能够满足目前用电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在电力企业营销之中,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电力抄表、错峰用电等工作的效率,进而实现对用电成本的全面掌控。
3.3有助于提升电力营销服务质量
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构建全面覆盖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用电互助服务,进一步提升电力营销的智能化、自动化。在具体用电服务提供期间,系统可精准定位用电用户所在位置,做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精准、真实采集,大幅度提升电力营销服务质量,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策略
4.1对电气设备的管理
在电力系统中,涉及大量的电气设备,在企业的营销工作中,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措施,这些措施都会产生大量的经营成本。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合设备、器材的检测设备,可以更及时地发现设备、器材的故障问题或质量问题。以输电线为例,线损问题是引起输电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传感器对输电线进行分段的监测管理,一旦发生线损,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上就能立刻反映出来,进而在较短的时间找到线损位置并加以更换。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时地掌握整个电力系统线损变化情况,其采集的数据更加准确,这也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4.2硬件架构分析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硬件结构上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主站系统、采集前置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主站系统是整个大数据平台的调度中心,负责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进行控制。由于仅起到调度控制的作用,因此主站在硬件性能上要求不需要太高。从当前的主流设计方案来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一般采用三台服务器组成集群,并额外增加一台负载均衡服务器,对系统请求进行分发。动态负载均衡通过综合跟踪分析每台服务器的性能,服务器综合性能越好,在有访问请求进入时,其承担该次请求任务的可能性就越大。
4.3对电能损耗的准确分析
在电力营销工作之中,电能损耗是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问题之一,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在这个方向,对电网进行全面监测,可以准确地分析出电网中存在的电能损耗,这样就能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更加正确的决策,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电网的综合数据信息,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整理分析,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模型,对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就能提高对电能应用数据的分析水平,进而达到减低电能损耗,保证供电平衡的目的。
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在电网营销业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未来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的领域。考虑到大数据技术本身也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因此电力企业必须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更新技术,持续提高大数据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保利.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4):183.
[2]金敏,周奇,唐哲.基于泛在物联网技术的采集性能提升技术研究[J].江西电力,2019,43(12):11-13+28.
[3]徐育涛.基于用电信息采集大数据的防窃电方法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12):237-238.
[4]叶德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窃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工技术,2019(24):115-117.
[5]李石,赵苏虹.大数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电工技术,2019(24):126-127+134.